欢迎来到六研范文网!

2024年度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3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11-28 18:00:03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转眼间,参加东北师大的培训已结束了,回顾这些天的学习生活,我们忙碌着,却充实着;我们劳累着,却快乐着。因为,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有知识,更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3篇,供大家参考。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3篇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篇1

转眼间,参加东北师大的培训已结束了,回顾这些天的学习生活,我们忙碌着,却充实着;我们劳累着,却快乐着。因为,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有知识,更有精神上的收获与充实。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次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郑州市教育局为我们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能够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们近距离的交流,深感荣幸。12月5日早上,学习培训班在东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中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田保华和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冯长元分别讲话。这足以表明培训班的档次之高、要求之高。

走进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园,最吸引我的就是北国纷纷扬扬的大雪,领略了北国寒冷的冬天,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在这次学习中,教育专家讲师和教授们共计八位为我们授课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东北师大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邓涛博士的专题讲座是《校长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他从理论上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校长专业化、如何推进校长专业化发展以及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他认为一个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要想办一所优质学校,校长的专业化成长至关重要,邓博士的讲座为各位中小学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茂森终身教授为我们作了《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的演讲。在讲座中,70岁高龄的刘教授用自己诙谐幽默、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和自己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每一位教师,刘教授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到收益匪浅,对整合教学的指导思想、自身特点、方法与策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领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前沿以及它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为迎接这信息化带来的挑战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东北师大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所所长朱玉民教授我为我们作了关于《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的讲座。朱教授虽已70多岁,却精神矍铄,语言铿锵有力,时而辅以舞蹈,时而像孩童般跳起,激情四溢。他讲课时在教室的前后左右不停地走动,朱教授详细地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的基本模式的八个程序,也使我很有感触,这八个程序分别为:第一程序,优化教学设计(是前提,“整合”的学科基础);第二程序,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是“整合”的技术基础);第三程序,理解“整合”的实质(“整合”的两个基本原理);第四程序,明确“整合”的目标(“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五程序,准确的诊断并确定“整合点”(“整合”的关键);第六程序,优化“整合点”资源设计(“整合”的核心);第七程序,优化“整合点”资源设计成果,将其转化成有效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媒体、课件及软件工具(是优化“整合”的标志);第八程序,恰当、有效的运用“整合”的资源,有效达成一课的目标。他通过直观形象的案例,展现出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优势。最后,朱教授对《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对教学实际的程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朱教授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感慨颇深。

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海英教授的《学习动机激发与维持》的报告,王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并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作了理论及实践指导。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来动机,是将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习目标,主要来自老师、家长及同学;第二类是内在动机,是将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目标。两种动机并不矛盾,二者既是分离的,同时也可以相互转化。学习动机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为学习提供直接的动力,而且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此外,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教育总监翟晓明的《郑州市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北京教育技术装备协会副会长周少林的《教学资源建设应用探讨》、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信息化实验校管理办公室王立平主任的《教育云与数字化校园》、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黄宝国的《信息化环境下校长应具备的领导力》等报告,收获颇丰。

在这次培训中我明白了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去操作,也知道了教师能讲明白的知识,就不用借助于信息技术,要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必须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上下工夫。虽然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我们的收获多多。虽然我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以后继续领会、体悟、反思,但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交流,我和其他学员一样深深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教育清风,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不断的消化吸收,将这次培训中所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xx年xx县第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师范大学培训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培训研修班16名学员牢记使命,按照培训日程安排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1、领导重视,任务明确。本次培训是xx县派往师范大学学习教育信息化的第三批,xx县高效课堂建设进入了一个持续深入推进的阶段,xx年xx县教体局提出“321”战略举措,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建设是业精于勤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高素质的教师,课改才能有保障。县局经过推荐、审核等程序,遴选16名骨干教师组成研修班,并在培训临行前的动员会上,给研修班提出了明确的任务。除在教育信息化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方面学习外,思考学生情商和民主教学的构建,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

2、方式合理,注重实践。成人教育方式很重要,针对研修班的学习任务和实际情况,师范大学理想信息软件工程学院在前期培训沟通的基础上,制订了较为合理的培训方案,培训全程按照“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集中讲授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定点培训与外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三结合中突出了学员的实践操作,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在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先后到长春市浙江路小学、天津路小学和师大二附小等三所小学进行了教学观摩,直接感受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3、理论指引,突出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学习是实践操作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教学活动,才能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东师理想倡导教育信息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东师理想为我们安排的五场讲座:朱玉民教授的《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第九讲)、赵玉铨教授的《智慧教育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程帅老师的《从翻转课堂到微课》、吉喆老师的《微课录制的软件和制作》、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高级教师窦继红的《网络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实践探究》,并观看了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郝淑霞的讲座视频。讲座中教授们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我们系统地阐述了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方法,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渐渐明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模型。

4、牢记使命,扎实研修。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执行,从教师的备课开始将智慧教育的思想融入其中,这是教学的规律,也是我县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本次培训研修,我们培训学员怀揣着局领导的期望,每个人都感到压力重重,在东师大抓住一切机会和教授们、老师们交流,向他们请教智慧课堂的构建,每有收获必撰写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一个月的培训,我们先后撰写了十篇心得体会。东师大倡导的智慧教育是依托东师理想教学平台的支持实现的,它为教师备课、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搭建高效的数字化环境,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化组合教学软件,解决个性化教学软件制作困难的问题。我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着每一项功能,并在设计中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提出的想法,提请技术人员进一步开发软件,以支撑自己的教学。

二、研修效果

1、更新了观念,明晰了智慧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型。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认识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朱玉民教授的讲座中,我们明白了信息要物化才能传播,教师要以单元知识系统树的绘制来有效地把握教材,寻求到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点,从而实施智慧教育;从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的讲座视频中,我们对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完成这个过程,情商远比智商重要,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任务,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驱动学生运用智商持续完成任务,并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把学生的差异反馈出来,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2、关于信息化应用标准。评价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标准,有了评价标准就能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做到客观。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也不例外。培训中只是让我们在智慧教育的理念下设计教学、说课,没有给出一个可量化的评价标准,我们比较疑惑:究竟这个媒体用在这里合不合适?应用了这个媒体效果如何?和东师理想的老师们谈起这个问题时,据说现阶段也没有一个评价标准,这可算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遗憾。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可在今后的教学中做点研究,在智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摸索。

总之,培训学习只是为我们打开了教育信息化的一扇窗,专家的理论讲座为我们指引方向,教学观摩为我们在学科与现代教技术融合提供了教学模型,自己设计教学说课熟悉了智慧教育的操作,专家点评磨课为我们的教学指点了迷津。在教学中,我们要坚定信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智慧教育的理念,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篇2

转眼间,参加东北师大的培训已结束了,回顾这些天的学习生活,我们忙碌着,却充实着;我们劳累着,却快乐着。因为,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有知识,更有精神上的收获与充实。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次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郑州市教育局为我们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能够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们近距离的交流,深感荣幸。12月5日早上,学习培训班在东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中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田保华和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冯长元分别讲话。这足以表明培训班的档次之高、要求之高。

走进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园,最吸引我的就是北国纷纷扬扬的大雪,领略了北国寒冷的冬天,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在这次学习中,教育专家讲师和教授们共计八位为我们授课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东北师大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邓涛博士的专题讲座是《校长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他从理论上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校长专业化、如何推进校长专业化发展以及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他认为一个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要想办一所优质学校,校长的专业化成长至关重要,邓博士的讲座为各位中小学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茂森终身教授为我们作了《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的演讲。在讲座中,70岁高龄的刘教授用自己诙谐幽默、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和自己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每一位教师,刘教授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到收益匪浅,对整合教学的指导思想、自身特点、方法与策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领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前沿以及它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为迎接这信息化带来的挑战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东北师大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所所长朱玉民教授我为我们作了关于《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的讲座。朱教授虽已70多岁,却精神矍铄,语言铿锵有力,时而辅以舞蹈,时而像孩童般跳起,激情四溢。他讲课时在教室的前后左右不停地走动,朱教授详细地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的基本模式的八个程序,也使我很有感触,这八个程序分别为:第一程序,优化教学设计(是前提,“整合”的学科基础);第二程序,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是“整合”的技术基础);第三程序,理解“整合”的实质(“整合”的两个基本原理);第四程序,明确“整合”的目标(“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五程序,准确的诊断并确定“整合点”(“整合”的关键);第六程序,优化“整合点”资源设计(“整合”的核心);第七程序,优化“整合点”资源设计成果,将其转化成有效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媒体、课件及软件工具(是优化“整合”的标志);第八程序,恰当、有效的运用“整合”的资源,有效达成一课的目标。他通过直观形象的案例,展现出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优势。最后,朱教授对《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对教学实际的程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朱教授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感慨颇深。

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海英教授的《学习动机激发与维持》的报告,王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并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作了理论及实践指导。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来动机,是将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习目标,主要来自老师、家长及同学;第二类是内在动机,是将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目标。两种动机并不矛盾,二者既是分离的,同时也可以相互转化。学习动机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为学习提供直接的动力,而且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此外,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教育总监翟晓明的《郑州市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北京教育技术装备协会副会长周少林的《教学资源建设应用探讨》、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信息化实验校管理办公室王立平主任的《教育云与数字化校园》、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黄宝国的《信息化环境下校长应具备的领导力》等报告,收获颇丰。

在这次培训中我明白了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去操作,也知道了教师能讲明白的知识,就不用借助于信息技术,要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必须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上下工夫。虽然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我们的收获多多。虽然我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以后继续领会、体悟、反思,但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交流,我和其他学员一样深深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教育清风,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不断的消化吸收,将这次培训中所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xx年xx县第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师范大学培训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培训研修班16名学员牢记使命,按照培训日程安排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1、领导重视,任务明确。本次培训是xx县派往师范大学学习教育信息化的第三批,xx县高效课堂建设进入了一个持续深入推进的阶段,xx年xx县教体局提出“321”战略举措,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建设是业精于勤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高素质的教师,课改才能有保障。县局经过推荐、审核等程序,遴选16名骨干教师组成研修班,并在培训临行前的动员会上,给研修班提出了明确的任务。除在教育信息化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方面学习外,思考学生情商和民主教学的构建,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

2、方式合理,注重实践。成人教育方式很重要,针对研修班的学习任务和实际情况,师范大学理想信息软件工程学院在前期培训沟通的基础上,制订了较为合理的培训方案,培训全程按照“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集中讲授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定点培训与外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三结合中突出了学员的实践操作,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在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先后到长春市浙江路小学、天津路小学和师大二附小等三所小学进行了教学观摩,直接感受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3、理论指引,突出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学习是实践操作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教学活动,才能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东师理想倡导教育信息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东师理想为我们安排的五场讲座:朱玉民教授的《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第九讲)、赵玉铨教授的《智慧教育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程帅老师的《从翻转课堂到微课》、吉喆老师的《微课录制的软件和制作》、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高级教师窦继红的《网络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实践探究》,并观看了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郝淑霞的讲座视频。讲座中教授们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我们系统地阐述了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方法,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渐渐明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模型。

4、牢记使命,扎实研修。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执行,从教师的备课开始将智慧教育的思想融入其中,这是教学的规律,也是我县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本次培训研修,我们培训学员怀揣着局领导的期望,每个人都感到压力重重,在东师大抓住一切机会和教授们、老师们交流,向他们请教智慧课堂的构建,每有收获必撰写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一个月的培训,我们先后撰写了十篇心得体会。东师大倡导的智慧教育是依托东师理想教学平台的支持实现的,它为教师备课、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搭建高效的数字化环境,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化组合教学软件,解决个性化教学软件制作困难的问题。我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着每一项功能,并在设计中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提出的想法,提请技术人员进一步开发软件,以支撑自己的教学。

二、研修效果

1、更新了观念,明晰了智慧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型。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认识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朱玉民教授的讲座中,我们明白了信息要物化才能传播,教师要以单元知识系统树的绘制来有效地把握教材,寻求到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点,从而实施智慧教育;从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的讲座视频中,我们对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完成这个过程,情商远比智商重要,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任务,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驱动学生运用智商持续完成任务,并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把学生的差异反馈出来,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2、关于信息化应用标准。评价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标准,有了评价标准就能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做到客观。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也不例外。培训中只是让我们在智慧教育的理念下设计教学、说课,没有给出一个可量化的评价标准,我们比较疑惑:究竟这个媒体用在这里合不合适?应用了这个媒体效果如何?和东师理想的老师们谈起这个问题时,据说现阶段也没有一个评价标准,这可算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遗憾。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可在今后的教学中做点研究,在智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摸索。

总之,培训学习只是为我们打开了教育信息化的一扇窗,专家的理论讲座为我们指引方向,教学观摩为我们在学科与现代教技术融合提供了教学模型,自己设计教学说课熟悉了智慧教育的操作,专家点评磨课为我们的教学指点了迷津。在教学中,我们要坚定信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智慧教育的理念,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篇3

转眼间,参加东北师大的培训已结束了,回顾这些天的学习生活,我们忙碌着,却充实着;我们劳累着,却快乐着。因为,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有知识,更有精神上的收获与充实。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次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郑州市教育局为我们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能够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们近距离的交流,深感荣幸。12月5日早上,学习培训班在东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中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田保华和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冯长元分别讲话。这足以表明培训班的档次之高、要求之高。

走进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园,最吸引我的就是北国纷纷扬扬的大雪,领略了北国寒冷的冬天,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在这次学习中,教育专家讲师和教授们共计八位为我们授课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东北师大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邓涛博士的专题讲座是《校长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他从理论上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校长专业化、如何推进校长专业化发展以及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他认为一个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要想办一所优质学校,校长的专业化成长至关重要,邓博士的讲座为各位中小学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茂森终身教授为我们作了《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的演讲。在讲座中,70岁高龄的刘教授用自己诙谐幽默、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和自己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每一位教师,刘教授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到收益匪浅,对整合教学的指导思想、自身特点、方法与策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领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前沿以及它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为迎接这信息化带来的挑战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东北师大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所所长朱玉民教授我为我们作了关于《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的讲座。朱教授虽已70多岁,却精神矍铄,语言铿锵有力,时而辅以舞蹈,时而像孩童般跳起,激情四溢。他讲课时在教室的前后左右不停地走动,朱教授详细地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的基本模式的八个程序,也使我很有感触,这八个程序分别为:第一程序,优化教学设计(是前提,“整合”的学科基础);第二程序,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是“整合”的技术基础);第三程序,理解“整合”的实质(“整合”的两个基本原理);第四程序,明确“整合”的目标(“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五程序,准确的诊断并确定“整合点”(“整合”的关键);第六程序,优化“整合点”资源设计(“整合”的核心);第七程序,优化“整合点”资源设计成果,将其转化成有效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媒体、课件及软件工具(是优化“整合”的标志);第八程序,恰当、有效的运用“整合”的资源,有效达成一课的目标。他通过直观形象的案例,展现出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优势。最后,朱教授对《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对教学实际的程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朱教授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感慨颇深。

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海英教授的《学习动机激发与维持》的报告,王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并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作了理论及实践指导。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来动机,是将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习目标,主要来自老师、家长及同学;第二类是内在动机,是将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目标。两种动机并不矛盾,二者既是分离的,同时也可以相互转化。学习动机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为学习提供直接的动力,而且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此外,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教育总监翟晓明的《郑州市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北京教育技术装备协会副会长周少林的《教学资源建设应用探讨》、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信息化实验校管理办公室王立平主任的《教育云与数字化校园》、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黄宝国的《信息化环境下校长应具备的领导力》等报告,收获颇丰。

在这次培训中我明白了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去操作,也知道了教师能讲明白的知识,就不用借助于信息技术,要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必须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上下工夫。虽然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我们的收获多多。虽然我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以后继续领会、体悟、反思,但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交流,我和其他学员一样深深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教育清风,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不断的消化吸收,将这次培训中所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xx年xx县第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师范大学培训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培训研修班16名学员牢记使命,按照培训日程安排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1、领导重视,任务明确。本次培训是xx县派往师范大学学习教育信息化的第三批,xx县高效课堂建设进入了一个持续深入推进的阶段,xx年xx县教体局提出“321”战略举措,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建设是业精于勤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高素质的教师,课改才能有保障。县局经过推荐、审核等程序,遴选16名骨干教师组成研修班,并在培训临行前的动员会上,给研修班提出了明确的任务。除在教育信息化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方面学习外,思考学生情商和民主教学的构建,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

2、方式合理,注重实践。成人教育方式很重要,针对研修班的学习任务和实际情况,师范大学理想信息软件工程学院在前期培训沟通的基础上,制订了较为合理的培训方案,培训全程按照“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集中讲授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定点培训与外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三结合中突出了学员的实践操作,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在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先后到长春市浙江路小学、天津路小学和师大二附小等三所小学进行了教学观摩,直接感受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3、理论指引,突出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学习是实践操作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教学活动,才能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东师理想倡导教育信息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东师理想为我们安排的五场讲座:朱玉民教授的《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第九讲)、赵玉铨教授的《智慧教育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程帅老师的《从翻转课堂到微课》、吉喆老师的《微课录制的软件和制作》、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高级教师窦继红的《网络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实践探究》,并观看了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郝淑霞的讲座视频。讲座中教授们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我们系统地阐述了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方法,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渐渐明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模型。

4、牢记使命,扎实研修。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执行,从教师的备课开始将智慧教育的思想融入其中,这是教学的规律,也是我县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本次培训研修,我们培训学员怀揣着局领导的期望,每个人都感到压力重重,在东师大抓住一切机会和教授们、老师们交流,向他们请教智慧课堂的构建,每有收获必撰写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一个月的培训,我们先后撰写了十篇心得体会。东师大倡导的智慧教育是依托东师理想教学平台的支持实现的,它为教师备课、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搭建高效的数字化环境,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化组合教学软件,解决个性化教学软件制作困难的问题。我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着每一项功能,并在设计中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提出的想法,提请技术人员进一步开发软件,以支撑自己的教学。

二、研修效果

1、更新了观念,明晰了智慧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型。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认识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朱玉民教授的讲座中,我们明白了信息要物化才能传播,教师要以单元知识系统树的绘制来有效地把握教材,寻求到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点,从而实施智慧教育;从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的讲座视频中,我们对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完成这个过程,情商远比智商重要,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任务,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驱动学生运用智商持续完成任务,并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把学生的差异反馈出来,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2、关于信息化应用标准。评价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标准,有了评价标准就能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做到客观。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也不例外。培训中只是让我们在智慧教育的理念下设计教学、说课,没有给出一个可量化的评价标准,我们比较疑惑:究竟这个媒体用在这里合不合适?应用了这个媒体效果如何?和东师理想的老师们谈起这个问题时,据说现阶段也没有一个评价标准,这可算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遗憾。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可在今后的教学中做点研究,在智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摸索。

总之,培训学习只是为我们打开了教育信息化的一扇窗,专家的理论讲座为我们指引方向,教学观摩为我们在学科与现代教技术融合提供了教学模型,自己设计教学说课熟悉了智慧教育的操作,专家点评磨课为我们的教学指点了迷津。在教学中,我们要坚定信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智慧教育的理念,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研修 小组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报告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与反思 信息技术小组研修总结怎么写 信息技术培训小组研修总结 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小结 信息技术教研组研修方案 信息技术教研组学期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研修活动总结 信息技术教研组

本文来源:http://www.sippr-abrasives.cn/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023/1128/81848.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