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六研范文网!

cipp模式名词解释集合5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20 15:55:08

名词(英语:noun,缩写n.),是词类的一种,属于实词。它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统一名称。它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在英语中,名词的格有3种:主格、宾格、所有格。其中个体名词表示某类人或东西中的个体,如girl(女孩)等;集体名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cipp模式名词解释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cipp模式名词解释5篇

【篇1】cipp模式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认知过程:认知是最基础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3.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体验。

4.意志过程: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去调节和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5.人格: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任何特征。

6.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它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7.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8.绝对阈限:绝对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9.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10.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11.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独创的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也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

12.想象:想象是在人脑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13.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14.动机:动机是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力。

15.气质: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发面的动力特征。

16.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17.后象:后象是指当前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

18.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图样,图解,符号等)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19.正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像。 ①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

20.性格:指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2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22.模式识别:是指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数值的、文字的和逻辑关系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是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2】cipp模式名词解释

一、五四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

三界革命

“我手写我口”10,16

“戏剧改良”16

谴责小说20

鸳鸯蝴蝶派22

黑幕小说24

《新青年》: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为人生而艺术

《语丝体》—语丝派112

浅草—沉钟社

南国社

湖畔诗社

新月社—新月诗派

二、20年代

自叙传小说

问题小说

乡土小说

浪漫抒情派小说

《呐喊》《彷徨》

人生派

浪漫派

“小诗”派

湖畔诗派

早期象征诗派

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派

白马湖作家群113

“爱的哲学”

三、30年代

“普罗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146

“左翼”文学152

“革命+恋爱”模式小说161

《死水微澜》161

社会剖析小说165

京派小说167

东北作家群168

新感觉派小说175

《骆驼祥子》186

《四世同堂》183,304

《子夜》194

《爱情三部曲》201

《激流三部曲》204

《边城》215

后期新月派218

现代派219

国防戏剧235

报告文学259

四、40年代

国统区文学278

战国策派283

解放区文学283

延安文艺座谈会287

新秧歌剧290

信天游诗派292

赵树理方向292

《围城》305

星社312

“山药蛋派”331

“荷花淀派”333

七月诗派336

街头诗运动337

九叶诗派340,345

“鲁迅风”367

“野草”368

下册

1949-1976文学思潮

“十七年文学”2

第一次文代会2

“胡风事件”9

反右派运动9

“干预生活”10,34

革命样板戏20

五、五六十年代

“中间人物”39

政治抒情诗群42

“第四种剧本”52

《茶馆》56

《关汉卿》59

《谢瑶环》62

六、台港文学

“反共文学”72

白先勇76

金庸小说

【篇3】cipp模式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募集设立:又称渐次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会募集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而设立的公司。

2.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票的公司债券。

3.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根据公司法设立的,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4.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委托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5.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设立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6.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6.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

7.企业破产制度:是指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下,在法院的主持下,将债务人的全部财产集中起来对债务人进行公平清偿的制度。

8.债权人会议: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为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表达债权人的意志和统一债权人的意见而由已申报债权的债权人组成的临时性机构。

9.债务人的财产:是指破产申请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以及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财产。

10.别除权:是指破产宣告前依法成立的对破产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人享有不依赖破产程序,就该特定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11.一般取回权:是指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对于债务人占有的不属于债务人的财产,该财产的权利享有的向管理人取回该财产的权利。

12.出卖人取回权:是指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出卖人已将买卖标的物向作为买受人的债务人发运,债务人尚未收到且未付清全部价款时,出卖人享有的取回在运途中标的物的权利。

13.抵消权:是指债务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后,在立案前与债务人互负债务的债权人享有的不依破产程序,而以其对该债务人的债权和所欠债务在对等数额内相互抵消的权利。

14.重整:是在企业无力偿债但有复苏希望的情况下,经债权人同意,允许企业继续经营,实现债务调整和企业重组,使企业摆脱困境、走向复兴的一项制度。

15.破产和解: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和解申请或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和债权人会议就债务人延期清偿债务、减少债务数额等事项达成和解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定后,终止破产程序的一种制度。

16.破产宣告:是指人民法院对符合破产条件的债权人,依法作出裁定,宣告债务人破产实施清算的行为。

17.格式条款:是一方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18.承诺:是指受要约人收到要约后按照要约所规定的时间和方式,用诺言或行动对要约表示完全同意的一种法律行为。

19.缔约过失责任:是指缔约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给对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损失所应承担的责任。

20.合同效力: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法律效力。

21.效力待定合同:是指虽已成立,但因其主体有瑕疵,不完全满足有效要件的规定,致使其效力不确定的合同。 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是指合同订立后,因意思表示不真实,可由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其归于无效,或行使变更权使其内容变更的合同。

22.合同履行:是指合同生效后,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全面、适当地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23.提存:是指债务人将到期后因债权人原因无法清偿的标的物交有关部门保存,以消灭合同关系的行为。

24.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有效合同的约定,不履行或不安全履行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5.担保:是指在民商事法律关系中发生的,保证债务人清偿债务,债权人实现债权的法律制度。

26.反担保:是指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债务人应第三人的要求而为第三人所提供的担保。

27.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约定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

28.一般保证合同: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只有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才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合同。

29.连带责任保证合同: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对债务人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合同。在这种合同中只要债务人到期未履行债务,债权人就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的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30.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自己特定财产的占有,约定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将该财产折价、变卖或拍卖,并就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31.质押:是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财产或权利出质给债权人占有,将该财产作为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质押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并就其卖得价款优先受偿的担保制度。

32.留置:是指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扣留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经过约定的或法律规定的一定的宽限期债务人仍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担保制度。

33.定金:是合同当事人一方预先交付给另一方货币作为债权的担保。

34.证券:是指发行人依法发行的表示持券人享有的某种特定权利的凭证。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是为证券交易提供集中登记、存管与结算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

35.证券发行: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向社会公众或特定的人出售证券的法律行为。 上市公司的收购: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上市目标公司股票,以取得对目标公司的管理权或者控制权,进而实现对目标公司的兼并或实现其他产权性交易行为。

36.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通过向目标的管理层和目标公司的股东发出购买其所持该公司股份的书面意思表达,并按照其依法公告的收购要约所规定的收购条件、收购价格、收购期限以及其他规定事项,收购目标公司股份的收购方式。

37.协议收购:是指收购人与被收购的目标公司股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协议方式进行股份转让的收购方式。

38.票据:是出票人依票据法签发的,约定由自己或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票据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者持票人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的一种有价证券。

39.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40.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41.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42.票据关系:是指票据当事人之间,基于票据行为,在票据上所发生的法律上的债权债务关系。

43.非票据关系:是指票据关系以外的、与票据行为有关的当事人之间依照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所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4.狭义的票据行为:是指票据当事人以发生票据债务为目的,并以在票据上签章为权利义务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

45.票据的伪造:是指无权限人假冒他人或虚构他人名义签章的行为。

46.票据的变造:是指没有合法更改权的人在已成立的票据上变更签章以外的记载事项的行为。

47.票据的更改:是指有更改权的人明示更改票据上记载事项的行为。

48.追索权:是指持票人在依法行使付款请求权而不能得到票款时,依法向票据的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利息和其他法定费用的权利。

49.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

50.背书:是指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51.涉外票据:是指出票、背书、承兑、保证、付款等行为中,既有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又有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境外的票据。

52.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是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53.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代理手续费,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或个人。

54.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人。

55.财产保险合同: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财产保险权利义务的协议。

56.代位求偿权:是指如果保险事故的发生所导致的被保险人的损失是由于第三人造成的,被保险人有权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但是被保险人在从保险人处获得了赔偿后,必须将对第三人的求偿权让渡给保险人。

57.人身保险合同:投保人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呗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因保险单载明的意外事故、灾难及衰老等原因而导致被保险人死亡、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或退休时,给付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一定的保险金额的合同。

58.保险公司:是指投资人以营利为目的依法设立的,经营保险业务的企业法人。

59.海商法:是调整海上运输关系、船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0.船舶所有权:是指船舶所有权人依法对其船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61.船舶优先权:是指海事请求人依照《海商法》的规定,向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经营人提出海事请求,对产生该海事请求的船舶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海上货物运输:是指承运人收取运费,负责将托运人的货物经海路由一港运至另一港的合同,也是规定海上运输中承运人与托运人权利义务的合同。

62.提单:是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此交付货物的单证。

63.海上拖航合同:是指承拖方用拖轮将被拖物经海路从一地拖至另一地,而由被拖方支付拖航费得合同。

64.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与海相同的可航水域发生接触造成损害的事故。

65.海难救助:是对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遇险的船舶和其他财产进行的救助。

66.海难救助款项:是指被救助方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应当向救助方支付的任何救助

67.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

68.海上保险合同:是指保险人按照约定,对被保险人遭受保险事故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和产生的责任负责赔偿,而由保险人支付保险费的合同。

69.委付:是指在保险标的物发生推定全损时,被保险人如果要索赔损失必须将标的物可能的余值转移给保险人,即对该标的物进行委付。

70.法定资本人?是指在公司设立时,虽然要再公司章程中确定注册资本总额,但发起人只需认足或缴足部分股份,公司就可正式成立,其余的股份,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和证券市场行情在随时发行的公司资本制度

71.认可资本制?是指在公司设立时,对公司章程中所确定的注册资本,发起人只认购一部分,未认购的部分授权董事会根据需要随时发行,但首次发行的股份不得少于法定比例,发行股份的授权也许在一定期限内行使的公司资本制度

72.发起设立?又称单纯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足公司全部股本而设立的公司

73.商法?规范规范市场主体和商事交易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4.授权资本制是指公司设立时,虽然要在公司章程中确定注册资本总额,但发起人只需认足或缴足部分股份,公司就可正式成立,其余的股份,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和证券市场行情再随时发行的公司资本制度。

75.严格责任原则又称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不论违约方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只要其有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76.票据的保证是指票据债务人以外的人,为担保被保证的票据债务人履行其票据债务,承诺与被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而在票据上所为的票据行为。

77.法定资本制是指在设立公司时,注册资本由全体股东足额认缴后,股东可以在公司登记成立前后的一定期限内一次或分次缴付出资的资本制度。

78.否认权是指对于债务人极其负责人实施的危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管理人享有的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行为或确认该行为无效,从而追回所转移财产的权利。

79.商主体?指具有商法上的资格或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商行为,享有商法上的权利并承担商法上的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80.商行为?是指具有商行为能力的商主体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营业性法律行为。

81.商行为代理?是指商事代理人以营利为目的的接受被代理人委托,在委托的范围内以符合经济的原则同第三人建立商事法律关系,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商行为

82.商号?是指商主体在营业活动中所使用的与其他商主体相互区别的称号。

83.商业登记?是指商业发起人或筹办人为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主体资格,依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向营业所在地主管机关申请登记并被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登记的法律行为。

84.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85.合伙企业?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投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86.入伙?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投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87.退伙?是指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依法退出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消除合伙人资格的行为,退伙的情形包括声明退伙、法定退伙和除名退伙。

【篇4】cipp模式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诗经:《诗经》是春秋时代编辑的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收录了商代、周至春秋中叶期间的作品三百零五篇。

2. 楚辞: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西汉后期,刘向辑集屈原、宋玉、东方朔及汉人的楚辞作品,名为《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3. 离骚:《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具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4.左传:《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我国第一步记事详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长达二百多余年的重要史实。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5.乐府:“乐府”一词,历代含义不同。秦汉时原为音乐官署之名。汉代把乐府创作、搜集的歌词称为乐府。六朝中人用乐府旧题创作的诗歌,不管合不合乐,都被称为乐府。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依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宋元以后,乐府成为词曲的别称。

6.竹林七贤: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7.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8.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

9.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10.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为汉代无名氏作品,非一时一人所作。萧统编《文选》时,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收入“杂诗”,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游子思妇及士人的悲愁不遇。

11.韩孟诗派: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合称,孟郊诗颇得韩愈赏识,当时即有“孟诗韩笔”的称誉。同时二人作诗皆好奇思硬语,诗风相近,故称韩孟诗派。

12.元白: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二人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文学观点相同,作品风格相近,在中唐诗坛影响很大。

13.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李绅首先创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写了和诗十二首,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正式标举“新乐府”之名。张籍、王建也创作了不少新乐府诗,由此形成影响较大的新乐府运动。

14.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宋国人。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15.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古代历史巨著,也是文学巨著。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简答题

楚辞的文体特征:

1从诗风言,铺排夸张,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如《离骚》充满奇幻布局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复。

2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局势也从四言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3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汇大量涌现。此外,“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诗经六艺

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赋,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点:

1.平淡与醇厚的统一。诗人惯于运用生活中朴素语言,他多描写最平常的乡间景象,看似全不费力,平淡如水,但却能在平淡的外表下深藏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2.情景与哲理的结合。通过写景抒情,抒发自己从生活中领悟到的道理。在陶渊明的笔下,描绘的事物大多是菊花、青松、幽兰、孤鸟等。二者都比喻或象征了诗人不同流俗的高尚品格。

3.艺术手法的运用。诗人善于运用白描、比兴、象征等手法。

史记的体例特征:

《史记》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纪传体是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王维的诗中有画什么意思:

这是美学思想,是苏轼赞扬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所谓“诗中有画”,是指语言艺术中有着造型艺术的因素,是以抒情方式写景,景在情中,情中含景,使客观的景主观化了。王维善写田园诗,亦是出色的画家,他的诗宛若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诗中有画”,需要有三个条件:1)有景物描写,最佳是山水田园诗;2)诗的意境已包含在诗句之内,不是隐喻在诗外;3)诗的意境应当能用形象的画来体现。满足这三个条件则诗意与画意一致。

李贺的诗歌怪奇什么意思:

李贺的诗歌创作以怪奇风格著称,其诗歌的情感都寄寓于“奇诡”的形象之中,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知和审美情趣。在光怪陆离的色彩下给我们带来的是瑰奇橘怪之美,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具体来理解:

1.想象丰富特异、构思奇诡。自然界、神仙、鬼怪,一切都在他的笔下重现异彩。

2.幽邃朦胧、瑰艳凄冷的意境。“百年老成木魅,笑声碧火朝中起”,李贺的诗神出鬼没,意境深邃。

3.善用超现实的意象。李贺可以从一方端州紫砚,联想到“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他想象天上的银河流云会发出响声:“银浦流云学水声”。

分析题

《氓》的女性形象:

《诗经·卫风·氓》是一首弃妇的自悔之诗。她在诗中用回忆的方式叙述了与丈夫热恋、结婚以及婚后丈夫变心、自己受虐的不幸经历。

诗中,前两节讲述了两人恋爱婚嫁,女主人公的爱情是美好纯真的,“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其次,这是场自由恋爱,说明女主人公走出了包办的“笼子”。

接着是女主人公诉说婚后的不平等不美满的家庭生活及兄长及族人的讥笑,最可贵的是她不以一种自哀自怜的语气,而只是直叙其事,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坚强隐忍。

最后一节,“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既然他违背了誓言,不念当初,那就算了吧。女主人公在总结了自己的大半生后,以决绝态度与以往告别,离开负心汉回到家里。这两句写出了女主人公勇敢,不屈的反抗精神以及她强烈的自尊。

   在这个充满浓郁哀伤情调的婚恋悲剧中,女主人公展示了她的真诚,善良和坚强。在如此的一个时代,作为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她能作出这样的决定,无疑具有重大意义的举动,表现了女性思想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

《诗经》中的弃妇诗多是女性祈求丈夫回心转意或是自怜身世之作,但唯有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实在的有灵魂的女性,她对自己的悲的理性认识和决绝勇敢态度成为了她的美之所在。而她的这种“知其不可为”的悲也令人生怜。

蒹葭的艺术特征:

《蒹葭》为四言,语言优美,重章叠句,层层推进,大量使用赋、兴的修辞。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末浠”再到“白露末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

它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蒹葭》把诗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 “伊人”音容体貌均无,飘忽不定。无疑,由于这种虚化,使整个追寻都变得虚幻朦胧空灵起来,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其实是一种心象。在这里,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都是虚拟的象征性意象。其实,“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情感流的洗礼,我们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事业等诸多人生体验遭遇。意境的整体象征,使《蒹葭》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

本诗充满了神秘感,情景交融,蕴涵了可望不可即的情愫。诗人的追寻似乎就要成功了,但终究还是水月镜花。《蒹葭》的独特魅力就在于营造了这么一片朦胧的美,给人无限遐想。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思想内容(表达什么思想):

文章意蕴丰富,作者从宴游活动得到愉悦的同时,又从中感受到悲哀,谈到了自己的生死观,进而联想到社会风气,结合生活沉淀,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在感慨人生短暂之余揭示对生命深厚的眷恋和执著,反映了晋人多情的性格特征。

第一段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也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进而第二段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痛” 。 这两种人:喜欢“静”的人“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喜欢“躁”的人“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但是,两者又有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事物有生有灭,生命之长短之存灭,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生死是人生大事,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应当在有生之年做些实事,积极面对生活。

《蜀道难》的艺术特征

1.诗歌的风格雄奇奔放,纵横恣意,淋漓酣畅,形象绚丽多姿,想象丰富而奇诡,使诗歌充满奇险神异的色彩,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和激情。

2.诗歌大概按照自古至今,由秦入蜀的线索来构思诗篇,展开描写。第一层,首先以三个感叹词起笔,高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起笔突兀有气势,为整首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第二层是全诗描写的重点,诗人运用了神奇的想象,奇特的夸张,绘声绘色的描写,极写蜀道的奇险和艰难。第三层写蜀中要塞剑阁地形险要和环境的险恶,描写的阴森恐怖,诡异荒怪,其中运用了隐晦的寓托。场景的转换极为灵活,意向的衔接组合跨度很大,纵横开合,但并没有离开蜀道难的主题。

3.语言自由,豪放不羁

在选择诗歌题材时,李白从个性出发,喜欢并擅长乐府古诗。乐府诗形式比较自由,不大受格律限制,适合表现李白那丰富的想象,抒发热烈奔放的感情。初唐乐府诗一般都是七言古体,而李白却杂糅了3、4、5言等句式,而且运用散文的句法,颇具创意。特别是在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语言中,短句急促,长句舒缓,相互结合,高低起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而且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的语言风格。

4.最突出的特点:善于运用奇妙的想象,浪漫的夸张和虚无飘渺的神话传说。例如:“……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几句从整体上说,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啼月,天马行空般的驰骋想象。说到山势高峻,连飞鸟也无法飞过,即使猿猴也愁攀援……这些描写奇特无比的,假如不发挥高度想象,不挥洒夸张笔墨,《蜀道难》就不会如此动人心魄,成为千古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这种罕见的奇特体调的形成,自然得力于那种超凡绝伦的想象了。诗人的想象,出入古今,驰骋上下,所有的想象与夸张都临近或超越了物性的极限,基本是超现实的。因而形成的意象,一个接一个的急促奔涌,奇意迭出。在想象、夸张之中又往往加上诗人的感叹、惊呼、反问,这不仅充分显现了蜀道雄奇险峭的气势,而且表现着诗人激情的跌宕,从中可感受到诗人灵魂的飞动和落落大方自由的胸襟气度。正是这种鲜明强烈的个性,才使得“蜀道”这一客观对象深深印入读者心中而难以忘怀。

秋兴八首第一首分析艺术特征。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章法严谨: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予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的语义,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色和阴森气氛,,颈联倾诉思乡之苦,尾联把关注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进程上联“故园心”,又紧扣题目,绾结全诗。

2情景无间: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汇一体,密不可分。

3语言练达: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后期写的诗作,语言往往精润纯熟,出神入化。如颔联中的“兼”“收”二字,极为练达传神。尾联“白帝城”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

论述题

《史记》的风格特征

宏廓画面和深邃意蕴 浓郁的悲剧气氛 强烈的传奇色彩

1.《史记》的叙事写人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司马迁善于把笔下的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表现,在叙述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示个人命运偶然性中所体现的历史必然性。在《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中,司马迁对于战国诸侯间微妙复杂的利害关系反复予以演示,以七国争雄为背景展开了广阔的画面。 
2.司马迁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他的命运是悲剧性的,他为众多悲剧人物立传,寄寓自己深切的同情。他赞扬弃小义、雪大耻,名垂后世的伍子胥,塑造出一位烈丈夫形象。他笔下的虞卿、范睢、蔡泽、魏豹、彭越等人,或在穷愁中著书立说,或历经磨难而愈加坚强,或身被刑戮而自负其材,欲有所用。所述这些苦难的经历都带有悲剧性,其中暗含了司马迁自己的人生感慨。

3.《史记》富有传奇色彩。司马迁喜欢猎奇,把许多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中,造成一种神秘感。写秦始皇晚年行迹,穿插许多怪异反常的事情,以及神灵的出没,用以预示秦王朝末日的到来。

陶渊明的文学成就: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诗人,其诗歌在内容上分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

(1)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陶渊明选择了饮酒赋诗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往往揭露世俗的黑暗,表现归隐后的依然态度,他的咏酒诗对后世的影响深刻,尤其是在隋唐时期,有越来越多的文人喜欢陶渊明的饮酒诗,欣赏他的精神,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2)陶渊明的咏怀诗,充满着浪漫主义情怀,大量抒写情志,讥讽时事。咏怀诗 以《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为代表,表现了自己归隐后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3)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充分表现了诗人不求功名利禄的高尚节操,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1.具有强烈主观色彩,主要表现豪迈气概和激昂的情怀,而较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描述。

2.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形成李白诗歌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3.喷发式的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祥无端、奇之又奇,他的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平常衔接,随情感流动而变化多端。

4.与诗歌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歌总多有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丽景象。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1.主要风格:沉郁顿挫。杜甫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想,还是写自己穷困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达的。他的诗蕴含有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作者之心,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壮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低回起伏。

2.除了沉郁顿挫外,,杜甫的诗还有其他风格。胡震亨说杜甫的诗粗精巨细,巧拙心沉,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正说明其风格多样性,而风格多样性正是伟大艺术家成熟的标志。

3.杜诗的风格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和不同心境有关。

【篇5】cipp模式名词解释

_

一、名词解释屈原与《楚辞》
1、楚辞:“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2、《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流行的祭祀乐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歌,共十一篇。所祭之神,分天神、地祗、人鬼三类。天神有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小司命。有关的五首歌词,多表现对天神的敬仰和赞颂,写得庄严肃穆。地祗有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有关的四首诗歌全是恋歌,借对神的恋爱生活的描写,表现人类对纯洁爱情的赞颂,大都清新凄艳,幽渺情深。写人鬼的只有《国殇》一篇,是对卫国战争中牺牲将士的热烈礼赞,激昂悲壮,刚健质朴。
3、《天问》:屈原所作的仅次于《离骚》的长诗。它以反诘的形式,一连提出170多个问题,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古史传闻、社会政治、个人生活等,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表现了诗人大胆怀疑、敢于批判旧观念和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全诗以四言为主,四句一节,通篇用反诘,参差错落,圆转活脱,被认为是“千古奇文”。
4、屈宋: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宋玉略晚于屈原,也以楚辞著称,并对赋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因以屈宋合称。
一、名词解释第六章建安文学
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

_
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4、《悲愤诗》:诗歌篇名。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其中五言体较可信。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一、名词解释第七章正始文学
1、正始文学: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宣扬消极思想,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
2、竹林七贤: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
3、《与山巨源绝交书》:文章篇名,曹魏正始间嵇康写给山涛的一封信。这是一篇与司马氏集团决裂的宣言书。文章申明自己不愿当官是为了远祸全身。提出做官“必有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一、名词解释第九章陶渊明
1、田园诗: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田

_
园景色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本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但随着南朝齐谢脁山水诗注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逐渐模糊。人们一般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可见其合流的趋势。一、名词解释第十章南朝诗歌
1、陶谢:指东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杜甫有“焉得诗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之句,即指此二人。他们都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但陶多写田园,而谢多刻画山水;陶诗语言朴实自然,谢诗则讲究词藻与对偶,崇尚绮丽,风格并不相近。
2、元嘉三大家: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著名的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并称。谢诗富艳精工,颜诗华美典雅,鲍诗雄恣奔放,是谓“宋初三体”,诗风差异明显,共同之点是描写山水,都讲究词藻和对偶。
3、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又称新体诗。这种诗把音律声韵与晋宋以来的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对近体诗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王融、范云、江淹以及齐梁间的何逊、吴均和陈代的阴铿。
4、宫体诗: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大都描绘闺情声色,清绮靡丽,伤于轻艳,格调不高。倡导者是梁简文帝萧纲,徐陵、庾信父子是代表作家,其创作风格流丽轻艳、“辑裁巧密”,被称为“徐庾体”。风气所至,陈时陈后主与江总亦有此类创作。徐陵编有《玉台新咏》,只收“艳诗”,可说是宫体诗的合集。一、名词解释第十一章北朝诗歌
1、北地三才:指在北朝文人中能自觉学习南朝文化,对南北文学的合流起到推动作用的作家温子升、邢劭和魏收的并称。总的来说他们都是南朝文风的模仿者。温子升一部分诗

推荐访问:名词解释 集合 模式

本文来源:http://www.sippr-abrasives.cn/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023/0320/6219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