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六研范文网!

写公文要有高度且适度(2022年)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6-23 11:05:0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文要有高度且适度(2022年),供大家参考。

写公文要有高度且适度(2022年)

写公文要有高度且适度

 

写公文,需要把握好的“度”有很多。我总结过一套“十度”理论,包括精度、高度、广度、深度、厚度、鲜度、亮度、温度、力度、尺度等。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高度问题。越是大机关,行文越要有高度;
越是大领导,讲话越要有高度。

为什么公文特别强调高度?因为公文是“为开展领导工作服务,为领导开展工作服务”。领导,不仅说明在管理层级上处于高位,更要求在能力素质水平上体现高度,这种高度是选人用人上的标准也是实际工作中的标杆。公文是党政机关的“门面”,讲话是领导干部的“脸面”。领导机关发文件,领导干部作讲话,理应体现出高瞻远瞩的视野、高屋建瓴的气势、高人一筹的水平(注意,是水平上的“高人一筹”,不是心理上的“高人一等”),否则指导性和感召力就不强。

公文的高度不是说话的调子高,而是看问题的站位高。杜甫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写公文要有高度,就必须主动占领思想的制高点,能够“站在山顶看问题”。比如:身为一名党员干部,能够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凡事从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层面上去考虑,这叫有政治高度;
自觉把本职工作、岗位职责与肩负的时代重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叫有使命高度;
着眼全党全国来看一域一事,这叫有全局高度;
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研究客观事物,形成揭示本质、反映规律的深刻认识,这叫有理论高度;
能够超前预判、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研究提出对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具有长远指导作用的策略,这叫有战略高度。没有一些体现这种高度的话,公文就不像公文,领导就不像领导。

在公文写作中,高度问题普遍存在,表现形式也非常丰富,但归结起来,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思想高度,体现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
一个是艺术高度,体现作者对写作规律的运用水平。公文写作虽然不像文学创作那样强调艺术表现力,但在相对固定的写作规范之下,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技巧。一篇好的公文,必定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一篇公文所应达到的思想高度,理当与发文机关或代笔对象所处的管理层级相匹配;
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取决于作者的知识水平、理论素养和思想境界。“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老子》)公文中的思想高度,不是文字“码”出来的、材料“堆”出来的,而是以知识为砖“砌”出来的,以思考为梯“登”出来的,以境界为尺“量”出来的。要提高对公文思想高度的把持能力,重点是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关键在于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在公文写作特别是领导讲话稿的写作中应当追求高度,但高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力求有高度且适度。适度,就是要符合工作实际,符合发文机关的层级或领导干部的身份。一个较高的立意,要用翔实的内容、严密的论证来支撑,上可顶天、下可立地,高得起来、落得下去,不能搞空中楼阁。当写作的水平和占有的材料不足以支撑文章的高度时,不可以随意拔高。如果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不得要领、不着边际地唱高调,表面上是升华,实际上是虚高,就像是用高射炮打蚊子,只能让人看笑话。这又好比明明是一个小孩子,偏偏要装大人,说一些故作高深的话,给人的感觉不是成熟,而是滑稽;
就算是戴上高帽子,垫上“内增高”,只要一露脸一张嘴,什么都遮不住。

现在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上级材料说小话,下级材料说大话”。大机关的材料,大领导的讲话,往往注意在内容上、语言上接地气,与基层和群众贴得比较近;
基层单位报的材料,小秘书写的稿子,反而口号式的大话套话空话比较多,除了能够表表决心,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所以,公文的“高”要高得自然,高得真实和恰当。对一些没有必要放到那么高去看的人和事,只把它摆在合适的位置上就可以了。

高度有时候需要提升,有时候却需要降低。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这是身处高位、眼睛向下。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是身处高位、放低身段。对领导干部来说,你把自己看得越低、放得越低,人民群众才会把你看得越高、抬得越高。

推荐访问:要有 适度 公文 写公文要有高度且适度 写公文要有高度且适度 公文一行的高度

本文来源:http://www.sippr-abrasives.cn/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022/0623/3587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