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泰国舞蹈文化,供大家参考。
浅谈泰国舞蹈文化
泰国的饮食文化
泰国的水果: 泰国土地肥沃,不仅栽种出丰富的稻米和蔬菜,更孕育出品种繁多的水果。美味的水果或成为每餐的配料,或经常成为烹调的材料,最令人回味的还是成熟季节时,果香扑鼻、娇艳欲滴之令人目不暇接的景象。泰国芒果,滋味无穷,在三月到六月间大量上市,它和中美洲及西印度群岛的芒果品种不同。一些种类要趁表皮还绿的时候吃,有些要配着用椰奶调味的糯米饭来吃,奇趣各异。龙眼是泰北之特产,出产的季节是六月至八月,嗜食者此时便可大快朵颐一番了。清莱出产荔枝,于四月至六月期间盛产。毛绒绒的红毛丹,内有多汁甜美的白色果肉。出产季节是五月到九月。一公斤大约30—40铢左右。 而泰国水果种类中体型最大的是菠萝蜜,出产季节则是从一月至五月。形似葡萄柚的柚子,由八月至十一月间盛产上市,受到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泰式美食: 泰式美食受欢迎的程度,可由分布在全世界各大都市泰国餐厅的庞大数量得到见证。于是,许多已尝过泰式饮食辣、酸、及甜味特色的游客,来到这里之后都想亲身体验发源地的佳肴风味。 大部份泰国人正餐中都是以一大碗米饭为主食,佐以一道或两道咖哩料理,一条鱼,一份汤,以及一份沙律(生菜类),随各人的喜好以任何先后次序吃都可以,餐具则是叉子和大匙。餐后点心通常是时令水果或用 面粉、鸡蛋、椰奶、棕榈糖作成的各式甜点。 蔬菜质料新鲜,料理的方式则多是以中国炒锅大火快炒。国内许多地区都是以椰奶作为咖哩酱的基本调味料,还有许多调味料,包括柠檬草、虾酱、鱼露、以及十几种本地特产的香料、而辣椒的辣度由温和到极辣的口味都有,任由阁下选择。 泰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菜肴。举例而言,东北方人爱吃的就是糯米饭配烤鸡,以及一种叫做“som tam”的辣味木瓜沙律,这种沙律混合了木瓜丝、虾米、柠檬汁、鱼露、大蒜和随意掺杂的碎辣椒。北方人偏爱一种当地特有的酸肉,叫做“naem”,随各人品味而变化。南方的食物则是深受马来西亚的回教式风味影响,且有各种生猛海鲜供配搭。而国内普受欢迎的有:柠檬虾汤或冬阴公(tom yam kung) 、脆米粉(mikrop)一种用虾、猪肉、蛋及甜酸酱合炒的米粉、泰式咖喱鸡(chicken curry)、椰汁鸡(tom kha kai -鸡汤加柠檬与椰奶)与辣牛肉沙律(yam nua)。
浅谈泰国舞蹈文化
音乐论文-浅谈舞蹈中的大音希声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浅谈舞蹈中的大音希声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形成完整的舞蹈艺术,舞蹈所表现的动作、姿态与美的音乐艺术相结合,给人带来了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舞蹈从产生起便和音乐结成了最紧密的联系,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的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编创者思维方式的拓展,舞蹈艺术走向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舞蹈剧目打破了这种传统,出现了在作品中无音乐,无伴奏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对音乐与舞蹈的剥离?是“大音希声”的回归?“大音希声”能否与舞蹈更完美的结合呢?.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大音希声”赋予了舞蹈以另外的一种美学内涵 还是如许多评论家认为的“仅仅是一种虚华、另类”,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舞蹈与“大音希声”
〈一〉音乐对舞蹈的作用.
1、配合并帮助舞蹈表达情绪,展现舞蹈内在气质.
2、帮助组织舞蹈动作.
3、帮助舞蹈和舞剧表现剧情.
〈二〉“大音希声”在舞蹈中的美学内涵.
第二、“大音希声”对舞蹈表现的作用.
1、“大音希声”为舞蹈创造出新的意境美.
2、“大音希声”为作品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3、“大音希声”使作品更具灵性.
4、“大音希声”赋予舞蹈作品更深刻的内涵.
5、“大音希声”让舞蹈艺术更加人性化.
〈三〉“大音希声”在舞蹈作品中适可而止.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第一、研究步骤
1、依据论文参考题目查阅资料.
2、根据对收集到的资料阅读构思论文提纲写出开题报告.
3、根据选文的论文题目继续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
4、进行论文攫写.
5、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润色修改整理.
6、准备毕业答辩.
第二、研究方法和措施
1、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及前人写的相关资料.
2、网上查询相关资料及文献.
第三、进度安排:
1 依据论文参考选题,作好论文先期搜集工作;
2 选题,写开题报告;
3 开题报告定稿,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
4 论文写作阶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5 修改论文阶段;
6 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舞蹈艺术概论》隆荫培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
[2] 《舞蹈训练与编创》王海英 高等教育出版社 XX
[3] 《中国音乐美学史》
蔡仲德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
[4] 《音乐家、艺术家、美术家论音乐与其他艺术之比较》潘必新、李起敏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
[5] 《人体律动的诗篇――舞蹈》汪加千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6] 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
[7] 《艺术视听觉心理分析》安东・ 埃伦茨维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 《希声・无形・意境・气韵》李起敏 音乐学文集 1992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浅谈泰国舞蹈文化
2016泰国南部举办中秋节文化体验课
泰国南部中秋节文化体验课喜迎“孔子学院日”
中秋临近,为庆祝这一中国重要的传统佳节和迎接“孔子学院日”,9月5日下午,泰国国光中学孔子课堂与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举办了中秋节文化体验课活动。
别出心裁的活动形式和丰富多样的奖品设置,吸引100多名汉语学习爱好者积极参与。活动现场,百余条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互动问答卡有序排列,内容丰富,现场学员兴致勃勃、跃跃欲试。
体验课活动共分四个环节。首先,主持人一袭“嫦娥”服饰吸引了在场所有学生的注意力;第二环节中,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张鹏绘声绘色地讲解了“中秋节”的来历;国光中学孔子课堂汉语教师志愿者左沐天的二胡独奏《良宵》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最后,学生们品尝了象征“团圆”的月饼。
该体验课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孔子课堂学员对中秋节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受到体验课学员的热烈欢迎。国光中学初二学生omanlorhem告诉记者,以前只知道中秋节要赏月、吃月饼,而今天学到了很多,赏桂花、喝桂花酒、玩柚子灯,这是他以前所不知道的,他对在文化体验中学习汉语很感兴趣。
国光中学孔子课堂中方负责人蒋艾纯说,此次中秋节文化体验课活动是本年度开设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系列课程之一,以此迎接“孔子学院日”和庆祝全球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
浅谈泰国舞蹈文化
浅谈文化自信 *** 党的十九大提出“文化自信”。文化其实就是一些列价值判断,比如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那些是善?那些是恶,又比如北方人喜欢吃饺子,南方喜欢吃汤圆,喜欢山水画,常京剧昆曲,崇尚天人合一,重孝道等等,说白了,对于普通人来说,文化就是咱中国人的喜好,比如口味上南甜北咸,东酸西辣,这就是文化。
中国和世界上其它国家各有自己的文化精华,如德国的交响乐、意大利的雕塑、法国的绘画,英国的文学等等,其中贝多芬、罗丹、莎士比亚等人连中国小学生都广为熟悉。大家共同的喜好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也成为咱们区别于外国人的特征。谈到中国的文化精华时,国人一是觉得很多,二是觉得说哪一样都觉得不甚合适。中国人有一个文化,就是谦虚。一场日常对话的开场白往往是,“我没文化”。谁没个喜好呢,既然有喜好,怎么能说没文化呢?所以,我觉得,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又对别人无碍,就应该大胆说出来,这是咱老百姓自己的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精华可以总结为一种雅文化,如以昆曲为代表的“雅曲”,以**玉为代表的“雅玩”,以古琴为代表的“雅弹”等等。松下抚琴,高山流水遇知音;山间草亭,拍便栏杆,烹茶煮酒论英雄,追求的是心与自然的和谐;有诗曰: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品人生、看历史,惊涛骇浪平淡看,是洒脱,也是一种一贯的态度。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中国,古人早已在探求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思考的结果大概就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文化核心,他们的表现或结舍为庐,隐居世外桃源,或行侠仗义,把栏杆拍遍;或兼济天下,出卿入相,文采斐然。他们因此给我们的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安静文化,所凭借的表达形式如书、画、音乐、玉、茶、香以及建筑、园林等等,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就是上面所提到的 “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关系”的答案,也就是说,艺术是文化的一个出口,文化通过艺术表现出来。而艺术又是一个人灵魂的出口。无论身居高位的宰辅,还是日出而作的农夫,都会自省,而这种自省的表达,便成为艺术。
我们的艺术是安静的,也偏重内心的省察和远大志向的抒发,或者寄情自然的散淡,因此对于观点的表达都是一种内向形的。比如饮茶,大部分都是于静室之中,三两好友,饮茶对谈,往往高于意境而疏于分享;又比如作画,往往大画家都不是职业画家,所做画品都要求意境高致,不落俗尘,画成后多为赠送佳友,或自己收藏把玩,大多曲高和寡。在社会结构扁平化的今天,这就造成了艺术是文化的出口,而艺术却没有为自己找到出口,因为受众窄,无论是古琴,还是茶道、书法、绘画、园林、建筑,能者寥寥。
西方是商业文化,价值的实现必须经过商品交换,财富的创造的这一过程中,影响了西方艺术创作,他们通过绘画、音乐来表现社会普遍的思潮,以期发挥巨大的影响力,特别是电影,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抓住大众的眼睛而生,他们花费巨资拍摄的影片,却通过每张电影票几块钱的价格售出,几乎让所有人都可以享受电影艺术的成果。有人说西方也有高雅艺术。比如小提琴,交响乐,梵高的绘画,或者是那些雄伟教堂里的高大壁画,那些有着几千年的雕塑等等。我以为那也是商业文化所创造出来的艺术。
商业的价值在于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参与财富的创造与分配,这也是我们感觉西方财富分配相对平衡,大部分人都可以过上体面生活的原因。正是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这些所谓的高雅艺术有着相对较高的普及率。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拉的很好,他能从中感受到宇宙那美妙的节奏,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小提琴拉得好的人可能大有人在,我们觉得是雅的艺术,在西方可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是一种优雅的通俗艺术。
这大概是我们总是对自己文化没有自信的原因,这种不自信,曾经自上而下的传播过,导致的结果就是,至今中国人深信“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总以为外国的就是好的。总觉得**博物馆比故宫博物院好,总以为金色大厅就比北京那个鸟蛋大剧院好??其实,这是一场田忌赛马,老拿人家擅长的跟自己的不擅长的比,没有认清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老祖先留下来的饮茶、书写、绘画、佩玉等雅文化,在社会生产力大爆发的今天,仍被我们所追求。现代人崇尚的安静、舒适、和平恬淡的生活方式的没有改变,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将我们的雅文化发扬光大。现在我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财富的大爆发以及相对多的财富被分配到了普通大众手中,让他们有能力消费高雅文化——茶道、园林、玉器、昆曲、书画、古琴,这些有着几千年历史的高雅艺术形式将会随着财富创造和分配方式的转变,变得高雅而普遍,就像传说中的西方每个家庭都有一架钢琴一样,未来的中国家庭,应够都知道几个中国书画家的名字,如范宽、韩滉、赵孟頫、王蒙、黄公望、沈周、文徵明、祝枝山,郑板桥、黄慎、吴冠中等等;知道几个中国当代玉雕大师的名字,如顾永骏、刘忠荣、宋世义、江春源、高毅进、薛春梅、易少勇、杨曦、蒋喜等等。
财富的创造分配方式的改变,会让中国艺术找到自己的出口,艺术在普通民众中所形成的凝聚力将爆发出非常巨大的能量,就像美国大片一样,我们只有建立起非常强烈的文化自信,中国才能迎来真正的盛世! 2017年11月30日 本文来自http://www.cspengbo.com/
浅谈泰国舞蹈文化
摘 要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和其他的舞种不同,它是从生活经验当中提炼出来的,是生活场景的一种再现,是一种将生活情景艺术化的体现,它是社会经验的传承,影响民族民间舞蹈的因素众多,从它身上能够看到的地域文化也就更多更全面。民族舞蹈能够全方位的将民族文化呈现出来。本文将试图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以藏族舞蹈为例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探究,在舞蹈表演中更好地把握其风格特点。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地域文化;藏族 Abstract: China folk dance and other dance is different, it is derived from life, is a reproduction of scenes of life, is a reflection of the artistic life scene, it is a social experience inheritance, many factors affect the folk dance, from its body can see the regional culture more and more comprehensiv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ar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egional culture, the Tibetan dance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Chinese folk dance, to better grasp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ance. Key words:Folk dance;Regional culture; The Zang or Tibetan people 一 绪言 (一)研究背景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他们在劳动过程中的经验并由后人去其糟粕的传承下来,形成了每个民族因为所处地域不同而特有的文化。当时正因为有了这些祖先留下来给后人的财富,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变化,使它不再是一个民族独有的文化而是经过整理加工的舞蹈教材流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民族,了解这个民族。也因为国力的不断加强人民所需要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多,逐渐就形成了民间舞蹈艺术。不管是自娱性的舞蹈还是艺术性的舞蹈它都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世的精神财富,是闪耀着光芒的。
(二)研究意义 中国民间民族舞蹈作为肢体行为艺术,不仅承载着地域文化,同时又受到了宗教、文化、风俗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在不断的发展融合当中,形成了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独特文化,这就是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给他们的呈现提供了素材。通过对地域文化的了解能更熟悉的掌握风格,是动作与气息相结合,更加融会贯通。本文通过藏族地域文化的分析,地域文化对藏族舞蹈的影响进行论述,更深一步的了解其舞蹈文化底蕴,更好的去挖掘、整理、修改创作舞蹈作品。还能够让人们通过民族民间的舞蹈从而对该民族有更多的认识真正实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二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意义与作用 (二)
民族民间舞蹈 我们的少数民族大多都能歌善舞,每个民族都可以有他们的民族舞蹈来展示他们的风格是从各个民族不同的特性里经过时间经验的磨合创造出来的,它在人们的生活里紧紧融合,是对生活经验和生活状态的纪录者,可以展现当地的生活环境,人民的生活状态。每个民族人民心理活动和审美情趣也不同,这是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决定的,他们通过这种自娱自乐的方式来真实的反应当时人民对生活的态度和愿望,是我们研究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宣扬中国民族艺术的重要资料。[1] (二)
民族民间舞蹈的功能与特性 舞蹈原本是语言的肢体化表述,是人们用来发泄情感展现内心的喜怒哀乐的一种表达形式,人们可以用“手舞足蹈”来表现自己激动的情绪。而民族舞蹈是只是有着地方风情特点的舞蹈,因此也有着同样的功能,它常常同时被人们当作一种情绪的抒发,也被用作宗教的祭祀活动,它作为文化的特殊表达形式,会比枯燥无味的书本更容易让人接受,它不光可以使人从中得到文化的传承,还可以让人得到美的享受。通常这种方式的传承大家都普遍容易接受,这种非艺术化的行为动作语言,一旦形成稳定的风格程式,即会代代相传,奇迹般地保存并发展[2]。
1 传承性 文化的传承方式有很多,比如人们的口耳相传或书本的间接传授,舞蹈也是其中的一种,它是一种特殊的载体,他用自身特有的性质将文化传承下去。因为舞蹈文化有它存在的理论依据和文化价值,也因为它的丰富多彩绚烂多姿,人们乐于用这种可供欣赏的文化载体去传承和传播文化,因此他无论经历多少年多少次民族融合都经久不衰。它可以通过舞蹈的交流让全国人民认识到该民族的特性,还可以将民族风推向全世界。其中包括民间舞蹈文化在内的民间文化也在生生不息、代代相传[3]。
2 群众性 民族舞蹈是人们通过劳作、狩猎、祭拜等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它们与舞蹈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劳作的空闲时间表演歌舞放松心情舒缓疲劳;跳狩猎舞蹈来模仿狩猎时反映狩猎生活;跳祭拜性的舞蹈驱神赶鬼、祈求平安。这些都是通过广大群众和民间艺人创造和发展的。这是他们他们通过放松心情,寄托心灵的殷切表达。它表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和相似的审美能力。如杨丽萍谈到一段表现彝族男女爱情的《烟盒舞》:“性爱己经上升到了一种游戏,一点都不色。其实文明人直在追求这种爱的美好。其实很多民族一直在遵循木民族的习俗,他们没有改变这种东西”[4]。
三 地理环境与民间舞蹈的生成 地理环境包括两点: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指的是气候、地形和地理位置等。人文环境有服饰、音乐和宗教文化、思想观念等。由于舞蹈是从人民生活中提取出来的,与人民的生活习惯不可分割,所以舞蹈也受着地理文化的影响。我国领土较大、地势复杂,人民地处不同的地理位置,导致形成的舞蹈文化也各不相同。这就形成了民族之间风格迥异的舞蹈。
“地域性”是人类文化所共有的特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舞蹈作为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分支,自然也要受到地域性的影响,特别是民族民间舞蹈,它不光受着地势地形的影响,还有气候和因气候问题而有所不同的服装的影响等等,而这个特征则主要取决于该民族所处的自然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诸多元素[5]。
(一)
地形地貌的影响 气候、地形地貌、绿地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他是人们对于舞蹈创造的来源和灵感。不同的地理地貌会衍生出不同的人文。例如:北方身处平原广袤无垠、一望无际,形成了北方大气、豪迈、粗犷的性格;而南方少平原、多河流,地方狭小,就造成了南方人精打细算、小心谨慎。纵观人类文明发展,最初的发源地都是在一些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的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可见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自然条件是密不可分的[7]。
(二)气候的影响 气候主要影响人的有气温和降水。他对民族服饰的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南方经常降雨,他们的服饰就会有斗笠、蓑衣;北方气温偏低,它们通常会穿一些保暖性强的皮袍来抵御寒冷。还有身材方面,南方较为炎热,人的身材就会较为矮小;北方寒冷身材就会较为高大。他对人的性格也会有较为重要的影响,比如北方寒冷、多风沙,使得北方人性格更为冷静、纯洁;南方气候湿润、多雨,造成南方人的感情更加细腻、温婉。由于这样的条件,北方民族的舞蹈中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大气磅礴、有气势的感觉,南方则是有着含蓄、委婉。内敛的特点。
(三)自然景观的影响 自然景观往往会给人以美的体验,就像就像大兴安岭郁郁葱葱的象征着蓬勃生命力的森林,山涧中源源不断流淌的小溪、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叫,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舞蹈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由于舞者心境、感受不同,也会舞蹈有不同的理解的不同,不同的地势地貌会有不同的自然景观,很多民族因为长期和动物接触对它们的习性非常清楚,所以都会模仿他们,例如在西双版纳,人们通过观察孔雀的一举一动,饮水、开屏、觅食进行模仿并经过主观意识的想象来对它加工美化形成孔雀舞。
四 地势地貌对藏族舞蹈的影响 (一)
对藏族舞蹈内容及服装的影响 地理分布及自然环境属于地域文化领域的范畴,不同地区的环境会影响该地区民族的艺术风格、舞蹈动作特点、舞蹈服饰、舞蹈音乐等。藏族地势高气压低,加上交通不便,没有与外界沟通的媒介,文化艺术在自身的环境中发展较为缓慢,加上藏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宗教信仰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风格的形成,所以一些完整的、古老、传统的舞蹈文化形式被继承与保留了下来[9]。相比较而言那些城市较大,交通也比较便利,方便与外界进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能够学习到外界文化并与自身文化相融合,便于学习其他外界文化,所以舞蹈艺术形式复杂多样。藏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空气稀薄,服饰较为笨重,加之藏族人民劳作方式以及受到宗教压迫的影响,藏族舞蹈形成了懈跨、含胸、垂肩,背部松弛向前倾斜这一体态特征。
基本的藏族舞蹈步伐可以分为七种,平步、拖步、单靠步、连靠步、长靠步、三步撩和两步踢撩,从手势上来说,藏族可以简单总结为“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这些动作有的来源于农牧生活,有的来源于鲜明的宗教文化。单纯的从舞蹈角度来看,这些动作凸显了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性,是一种大开大合的美感存在[10]。具体到藏族舞的下半身特征主要是动作的律动性,腿部的动作没有上肢动作那么复杂,更像是一种节拍器的存在。腿部的动作是连续不断的,跟上身相比没有较大的幅度但是节奏感要求特别高,上半身的静,下半身的动,相互结合构成了静与动的鲜明对比。
藏民大多数都居住在海拔较高的地势,四周环山,地理环境条件极其恶劣,气压低,温度低,早晚温差大,受这种气候的影响,藏民们也得穿适合这种天气的衣服,羊皮较为防寒,人们外出劳作时需穿着羊皮袄、羊皮裤、穿着皮毛制的长靴用来御寒,由于昼夜温差大,中午天热时需解下一只袖子系在腰上,所以重量多集中在腰上,又由于皮毛较为厚重又穿着大长靴,使得藏民们的小腿及脚的部位不是很灵活,而宽松肥大的裤子让人们的骸关节、膝关节更为放松,相对灵活自如,这种穿着影响了舞蹈的动作体态“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在这一体态的影响下,形成了藏民下身灵活自由,又由于地势偏高,气压偏低导致呼吸不顺畅,加之长期劳作,上身沉重被动弯曲的特点,造就了藏族舞蹈柔美又不失稳重的艺术形象。山路陡峭难行,藏民们经常爬坡,甚至有时需要侧着身子前行,从而形成了另一种藏族舞蹈艺术风格“一顺边”。
(二)
对藏族舞蹈创作风格的影响 藏民主要居住在地势较高的青藏高原地区以及青海、四川、甘肃、云南这四大地区,这里最重要的特征是高原占据主要地位,周围遍布了荒漠、盆地以及河谷,著名的山脉包含了祁连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西藏占地面积广阔、地形多样,大致分为东、南、北三大区域,东部地区多山林,峡谷纵横,半山腰上森林四季常青,郁郁葱葱,这里的人们以放牧业为主,通常把牧场设在山顶上,南部地区地形较为平坦,河谷众多,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土地富饶,自然工农业发展迅速,农耕、牧业是本地区的主要产业,北部地区多高原,地形地貌主要以盆地与湖泊为主,这里的人们依水而居,以牧业为主。由于人民居住的分散,又融合多个地区的特点,将藏族文化加以修改,使得该民族融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得它重新焕发着生机。
“颤、顺、左、绕”是不同地区藏舞的共同特点,这些动作的形成都与地势地貌、劳动生活、宗教礼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运用与统一结合,这些身体部位的灵活运用我们可以在“锅庄舞”中看得一清二楚, 舞者腰部基本都迎合节奏配合气息进行有规律的起伏颤抖,膝部松弛,双臂进行有规律的大摆动。对于藏族舞蹈,气息显得尤为重要,动作要与气息相结合,相比于其他舞蹈藏族舞蹈对气息的要求非常高,这主要是因为藏族舞蹈的律动与风韵,都要求舞者熟练并且合理地调整气息,再加上本身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更增加了本身藏族舞蹈的难度。藏族舞蹈另外一个特点便是节奏的变化,感情的奔放、含蓄、热情、沉稳都需要在舞蹈中表现出来,这就要求舞者对肢体的控制有较高的能力。
五 结论 地域文化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论是气候还地势或者人文,它都是民间舞蹈创造的源泉。由此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是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当地的人民通过劳动而形成创造的,他们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更容易使舞者掌握藏族舞蹈的风格、体态和气息的结合,通过学习他们的舞蹈就能从中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从而能让其他民族的人也能感受到它的魅力,喜欢上这个民族 文献综述 [1]王莉.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J]. 戏剧之家,2016,(22):183-185. [2]王赛. 地域文化融入湖南民族民间舞创作之路径探析[J]. 艺海,2016,(07):65-67. [3]郭莹,葛宗男. 地域生态文化在民间舞课堂中的教学意义[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08):126-127. [4]宋媛. 民族民间舞蹈编创中“现代模式”元素的融入[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4):234-235. [5]吴梓铭. 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J]. 生物技术世界,2014,(10):223. [6]冯微. 舞蹈文化对民间舞蹈教学影响的研究[J]. 赤子(中旬),2014,(18):38. [7]梁欣. 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民间舞本科教学体系[J]. 舞蹈,2014,(06):54-55. [8]李乐,杨杰锋,邓越. 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J]. 大众文艺,2014,(10):153-154. [9]郭伟男. 地域舞蹈与生态环境——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地理特征[J]. 大众文艺,2013,(23):47. [10]孙亮. 试论中小学舞蹈课程是传承民族民间舞蹈的有效途径[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9):177-178.
推荐访问:
本文来源:http://www.sippr-abrasives.cn/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022/031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