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六研范文网!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3-16 22:12:57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七篇 数学教学案例七篇, 【篇一】 小学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课堂数学教学“活”起来。

【案例】教学“用9的口诀求商”时,引导学生复习“9的乘法口诀”,教师让学生用“9的乘法口诀”编除法算式。学生热情极高地编起算式来:
生1:
 9÷1 生2:
 18÷2 生3:
 45÷9 生4:
 3÷9 生4刚说完,其他学生都喊起来:“老师,他编错了。”这个同学难过地低下了头,害羞得快要哭了。这时,教师走到那位同学身边,轻轻抚摸他的头说:“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这道题他没编错,只是要等到我们上六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同学们都 很诧异,过一会,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个同学也慢慢抬起了头)
教师利用学生错误算式进行改编: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 生1:
 把3换成27 生2:
 把3换成72 (学生激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师:
  如果“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除法算式呢? 生1:
 把“3”的前面添“6”,就是63÷9 = 7 生2:
 在“3”的后面添“6”,就是36÷9 = 4 【案例分析】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教师教的过程,现在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过去多关注教师教的行为,现在更多关注学生的创造;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模式,现在是注重个体的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样,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走下“一言堂”的讲坛,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就所学的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课堂成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天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让创新与实践充满课堂。只有营造和 谐、自主、有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表现出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动手能力等,才会使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创新灵感凸显。

在此,正是教师轻轻的抚摸、充满赞赏的鼓励在生4的内心激起波澜,使他重新找回了自信。“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正是老师灵活的教学机智,才激起了学生后续的动力,才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关爱学生、欣赏学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能及时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得到每个孩子的认可。教师利用学生的错误,巧妙设计,走出教材的框框,使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放飞思维的场所。

【篇二】 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精心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促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状态。教学中,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在学习前处于对知识的“饥饿状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如果我们依靠教师单 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还要适时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给学生以自信,使他们获得满足感。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老师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学生总结为把边长为1 厘米正方形依次摆放在长方形上, 看摆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那样就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数。老师为这一举动叫好。接着再问:“学校的操场( 长方形的)
用摆一摆的方法行吗? 简便吗? ”有的同学互相看看, “不简便, 很麻烦! ”大家的意见很一致。“怎样做简便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的好奇心一起迸发出来。此刻,教师不急于表白,而是乘胜追击,又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图, 问:“要知道游泳池的面积, 能把单位摆到水面上去吗?”教室里出现短暂的安静,“不能,绝对不可能。”此时此刻,学生的探究已经到了颠峰。老师再适当点拨,学生就能总结出“使用摆、数的方法不是最好的计算方法,而且有时还使用不上这个数学方法”的结论。这种从创设问题情景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有了参与意识之后,教师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参加教学活动,这时必须突出教学的过程。教师要精心组织新授课程,提供参与机会,努力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来学会新的知识。例如, 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都是教学中必须突破的难点, 可以让生动手操作。用12 个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任意的长方形有几种拼法? 拼好后思考以下问题:
这些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这些图形的长、宽别是多少厘米?每个图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随着操作, 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展开。他们通过动手、动脑, 小组讨论, 很快发现长方形的长有几厘米, 沿着它的边就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长方形的宽有几厘米, 在这个长方形里就可以摆几排这样的长方形。再通过有关演示和共同讨论, 发现每个长方形的面积都刚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于是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的直视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 不仅理解了这一公式的含义, 更明白了这一公式的由来, 从而也实现了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这一目标。

【篇三】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将数学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让学生亲近数学,就能使学生在情感与智慧交织的课堂中获得满足与发展。

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把“幸运52”的形式引入课堂,通过情境串为学生营造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第一环节——组数游戏:用数字2、3、5分别组成2和5的倍数,用这3个数字能不能组成一个3的倍数,凭借经验学生组数253、523,验证后发现它们都不是3的倍数。把数字2换成1再组数,学生发现组成的数都是3的倍数。通过组数游戏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用2,3,5,组成的数都不是3的倍数,用1,3,5组成的数都是3 的倍数,游戏情境激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第二环节——智力比拼: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验中:用6颗、8颗珠子、任意颗珠子在计数器上拨数,验证是不是3的倍数,并根据验证的情况进行记录。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俨然一个个数学家,通过操作实验、交流讨论,研究并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第三环节——幸运充值卡:每个同学都有一张幸运充值卡,我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巩固练习创设成幸运充值的情境,每一题都有一定的幸运分值,另外,坐姿端正、细心 读题、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还有奖励分值,最后让学生看看自己的幸运分值是多少,是不是3的倍数,是3的倍数就是这节课的幸运之星,不是的看看最少奖励自己几分也能成为幸运之星。通过创设这一系列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进行了“数学建模”,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数学思维的兴趣和动力,产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情感。

【篇四】 《长方体表面积计算》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教具,组织学生回顾长方体的特征,特别是长方体六个面的特征,为下一步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作铺垫。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并展开长方体教具,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最终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表面上看,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但实际上,学生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思维活动。因为老师已为下一步要学习的知识扫清了障碍,学生根本不用“跳”就能摘到“桃子”。而初次教学六年级的我也步了人家的后尘。但在偶然的机会下我看到了一则案例,使我受益匪浅。

一、案例片断实录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后)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六个面面积的和就是它们的表面积,现在你能结合以前的学习方式,想办法算出你们桌子上长方体的表面积吗?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开始动手剪、拼、测量数据等,几分钟后,长方体的表面积开始浮出水面。) 师:好!请同学们停下来。下面,哪个组愿意到前面来把你们自己的想法和计算方法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

组1:我们是这样想的:先把长方体沿几条长、宽、高剪开,成了这样的形状(学生举起图片),然后把它看成一个组合图形,量出相关的长度,再计算,算式是:16×4+5×3×2=94(平方厘米)。(学生板书算式)
师:哦!?能解释一下这个算式的意思吗? 组1:把这个图形看成中间一个大长方形和两边两个小长方形,16×4是算中间那个大长方形,5×3是算一个小长方形,再乘以2表示有两个这样的长方形。

组2:我们也是把长方体剪开,不过和他们的不一样,展开后是这样的,然后量出长度,算式是这样的:14×5+4×3×2=94(平方厘米)。(学生板书算式)
师:也给同学们解释一下。

组2:我们也是把这个平面图形看成一个大长方形和一个小长方形,14×5是算中间那个大长方形,4×3是算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有两个,所以乘以2。

组3:老师,我们也是把长方体剪开后再计算的,不过我觉得我们的方法比他们的要简单。! 师:哦!不一样吗?我看差不多呀! 组3:不一样的!你看,我的算式是这样的:11×4+10×5=94(平方厘米) (学生板书算式)。我们把这个图形看成右边一个长方形和左边一个长方形,11×4是算左边那个长方形,10×5是算右边那个长方形,只要算两个长方形就可以了! 师:噢!是要简单点! 师:还有哪组不一样的,愿意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吗? 组4:老师,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的,不过,稍微麻烦了点。

师:没关系!你们来介绍吧! 组4:我们是把所有的面全都剪下了,然后把它们分成了三组(举图片)。

师:等等,老师打断一下,我想知道你们是把这六个面怎样分组的? 组4:我们四个人刚才在一起讨论的时候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按大小分三组,也就是一样大小的两个面为一组,这样的话,算式是5×4×2+5×3×2+4×3×2=94(平方厘米) (学生板书算式)。还有一种是把六个面分成两组,每组都有大、中、小三个面,算式是(5×4+5×3+4×3)×2=94(平方厘米)。(学生板书算式)
师:同学们真能干!老师很佩服你们的才干,你们比我们编书的叔叔阿姨还厉害!不信的话,请你们打开书本自己看一看。

二、深刻启示:
启示1:在我们成人眼中看来很简单的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对学生来说可能并不简单,因为他们受到了生活经验的限制。试想,一个从没见过大象的人,又怎能想像得出大象的样子呢?在上面的教学案例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进行探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没有事先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用一个稍带暗示性的问题“现在你能结合以前的学习方式,想办法算出你们桌子上长方体的表面积吗?”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等几何形体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讨论中,针对一个具体的长方体来理解表面积的计算。这样,既能充分暴露学生的思考方法,又不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把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 法纳入到各自原有的知识结构当中去,不仅让他们自己获得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还开阔了他们的思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启示2: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把长方体剪开后,原本立体的三维空间物体呈现在面前的无非是一个二维空间的平面组合图形。同样,求长方体表面积也就转变成了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有了三维空间与二维空间的思维转换,学生很容易运用以前所学的平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自然而然就有了以上多种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而且全体学生都掌握得很好。我们有时常抱怨一些“差生”,“老师讲了那么多遍了,你还不懂!”“连这么简单的也学不会!”……其实,我们应反过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知识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通过不同的途径传递给任何不同年龄的人。这里的“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运用各种不同的实践操作方式。

启示3:离开人的活动是没有数学、也学不懂数学的。所以,学习数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了解数学背景、获得数学经验。”*学具操作是学生获得数学经验最直接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体,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有一个充分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探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经历从现 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感受知识是怎样形成的。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来说,要感知,必先参与。而参与,最好的方法就是操作活动!我们可以“先把目的告诉他,然后提出几个问题,给他一套操作程序或让他们自己设计操作程序,那么,再笨的孩子也能理解了。” *可以这样说,操作活动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最基本、最实用的方法,对“差生”来说,它是救命的东西! 【篇五】 课堂实录:
热脑运动:(口算练习)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在本子上写出答案。

师:我们学校要开展“数学读书读报”活动,昨天老师对咱班订购阅读书目情况做了调查,了解到,有10人要买《数学故事》,25人要买《数学神探》。(挂出小黑板:《数学故事》每本12元,《数学神探》每本8元)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买这些书一共需要多少钱? 2、买《数学故事》要多少钱?买《数学神探》要多少钱? 3、买《数学神探》的钱比买《数学故事》的钱多多少元? 点评:从生活来,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师选择1和3用小黑板挂出 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要先求什么? 生:买《数学故事》和《数学神探》各需要多少钱 师:好,在自己本子上试着解决 点评:这里可以放手学生自己思考,不要把学生的思考抢过来。

师巡视学生情况,指名板演,学生列出的是分步算式 师:有谁列出综合算式的?怎么列? 生:(10×12)+(25×8)
师:这里小括号可以不要吗? 生:可以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这里是乘法和加法,不加小括号,也是先算乘法的 师:观察一下,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有加法,有乘法 师:我们以前学的也有加法和乘法呀,再想想看,有哪里不同? 生:原来学的是有三个数字,这里有四个数字 师:也就是说原来是两步计算,现在是三步混合运算,是吗? 生:是 师:我们都知道先算乘法,那么第一步可以把两处乘法同时算出来吗? 生:可以的 师小结后同学独立解决问题3。

点评:这里给学生提供了许多思考空间。

…… 师:(出示试一试150+120÷6×5)观察这道算式,有哪些运算? 生:加、除,还有乘 师:这里乘和除连在一起,以你的经验,应该先算什么呢? 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老师示意孩子打住。

师:嘘……在自己本子上算算看 点评:当时觉得“恰到好处”,后来细想想,这里似乎又给学生提示了。

指名一做错的学生板演,利用错例资源 众学生指出错误后,师示意学生打住 师:经过你们的提示,我相信汤晓炜一定能做正确!来,晓炜,试试看 生做对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孩子们自发地)
点评:能很好地利用错例进行教学,和学生交流的方式很好! …… 师:像这样含有加、减、乘、除的三步混合运算应该按什么顺序计算?谁来为我们的智慧百宝箱里放上一宝? 生归纳总结后出示小黑板,齐读。

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师:接下来,我们将带上这一宝来进行快乐练习,成功点击,孩子们,有信心吗? 生:有!(声音响亮)
快乐点击1:你出题,我来算 同桌互出这样的三步混合运算,交换着做。

快乐点击2:计算诊所 快乐点击3:解决问题我能行 益智快餐 …… 总评:总的感觉很舒服!和孩子交流比较亲切,计算教学中我们提出的几点都做到了,比如,和生活紧密结合、注意学生的思考性等,将计算融入生活是很好,但最好要让学生自己也体会到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还有,学生的思考性方面的培养,还要再放一点。  反思:反思我的教学,我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做得还可以,总是想方设法地改变形式,试图让孩子不感觉计算的枯燥;也经常用生活中的资源去教学,让学生体会生活和数学的联系,但我做得还不够,还应该努力让学生自己有更多的体验,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

也许对孩子的爱和呵护不应该体现在教学上,我要更加放手,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机会,为他们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也只有舍得放手,我的这些孩子才能更加独立,才能更快地发展! 【篇六】 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精心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促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状态。教学中,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在学习前处于对知识的“饥饿状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如果我们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 现有效教学的。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还要适时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给学生以自信,使他们获得满足感。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老师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学生总结为把边长为1 厘米正方形依次摆放在长方形上, 看摆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那样就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数。老师为这一举动叫好。接着再问:“学校的操场( 长方形的)
用摆一摆的方法行吗? 简便吗? ”有的同学互相看看, “不简便, 很麻烦! ”大家的意见很一致。“怎样做简便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的好奇心一起迸发出来。此刻,教师不急于表白,而是乘胜追击,又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图, 问:“要知道游泳池的面积, 能把单位摆到水面上去吗?”教室里出现短暂的安静,“不能,绝对不可能。”此时此刻,学生的探究已经到了颠峰。老师再适当点拨,学生就能总结出“使用摆、数的方法不是最好的计算方法,而且有时还使用不上这个数学方法”的结论。这种从创设问题情景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有了参与意识之后,教师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参加教学活动,这时必须突出教学的过程。教师要精心组织新授课程,提供参 与机会,努力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来学会新的知识。例如, 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都是教学中必须突破的难点, 可以让生动手操作。用12 个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任意的长方形有几种拼法? 拼好后思考以下问题:
这些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这些图形的长、宽别是多少厘米?每个图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随着操作, 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展开。他们通过动手、动脑, 小组讨论, 很快发现长方形的长有几厘米, 沿着它的边就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长方形的宽有几厘米, 在这个长方形里就可以摆几排这样的长方形。再通过有关演示和共同讨论, 发现每个长方形的面积都刚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于是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的直视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 不仅理解了这一公式的含义, 更明白了这一公式的由来, 从而也实现了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这一目标。

【篇七】 一  回顾旧知  :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图片。说出三种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展示三角形的图片、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该怎样转化推导?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三、 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 第一次小组合作:1.拿出课前准备的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2.通过折、剪、拼、你会转化成哪种已学过的面积的图形? 3.转化后的图形与原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4.组内展示交流: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四、汇报操作验证结果 生1:把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得到长方形的长是原来三角形底的一半,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2倍与其中的一个“一半”抵消,还剩一个“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生2: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把得到的小三角形沿中间对折再剪开,分别补在剩下图形的两侧,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底没变,高缩小了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师:这个办法怎么样? 生:也很合理。(表扬,祝贺)
师:还有其他做法吗? 生:选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颠倒相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底的2 倍,高不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办法怎么样?看来同学们在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想出的办法还真不少!那么,你感觉哪种办法最好?最有创意? 师:通过亲自操作, 小组合作二:
小组交流:1.三角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用字母如何表示? 2.在本上书写计算公式 汇报结果:
生: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生: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h表示三角形的高,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ah ÷ 2吗 第三次合作:
我们运用合作的力量探究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同学们太了不起了!请把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与组内伙伴分享 板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 于三角形的高,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全课总结:通过与伙伴的合作探究,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2篇关于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征文 【篇1】 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对五四先驱最好的告慰,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勇敢地担负起历史使命,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一方面是开展活动的内容形式需要与时俱进。不管是开展纪念活动,还是组织一些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当下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一些情况,比如在节日前后只是开展一些简单地歌咏比赛、晚会等活动,仅仅为纪念而纪念,流于形式;志愿者团体策划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意不够,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没能很好地吸引志愿者积极参与等等。因此,在开展此类活动时需要与时俱进,不妨多从年轻人的个性特点、最喜欢关注的事务等角度出发, 也可以与当地的民族文化、节日习俗等结合起来,努力赋予活动新意,增强其吸引力,提高年轻人参与度。

另一方面是在五四精神的传承上也要与时俱进。虽然当年的热血青年在五四运动中,所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但毕竟当下时代已不同,在这样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对五四爱国主义精神,笔者以为年轻人可以不必拘泥于形式,关键是对我们祖国有认同感,既可以把其转化为志愿者精神,也可以对它有更广泛地概括、更多地理解、更广地认识,比如体现出有为青年的所有优良品质:勇敢、坚持、拼搏、活力等,使其在平凡的岗位上,社会生活中贡献激情和能力。所以,对传承五四精神,也需要契合时代发展,以及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现出与时俱进的一面。

【篇2】 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五四运动至今近百年了,百年前的青年,以天下为己任,民族大义常心头;有所为而无所畏,有爱国之心而担国之大任,当代青年要继续传承发扬五四精神,不忘过往、不畏将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坚定理想信念,做“忠诚型”青年。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广大青年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性认同上。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把自己的智慧、学识、奋斗、努力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事业中,努力做一名坚守理想、心中有党、胸怀祖国的“忠诚型”青年。

坚持学用结合,做“学习型”青年。君子强学而力行,广大青年要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就要练就过硬本领,青年要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学习,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主动肩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重任,不负党和人民的厚望和重托,执着地追求高尚人生。

勇于开拓进取,做“实干型”青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 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李大钊曾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广大青年要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用汗水书写青春,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梦想托起明天。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 广大青年要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案例 ——《铺一铺》
南坪实验小学 冉颖 小学 15923275477 一、 研究背景 密铺也称为镶嵌,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变化和美的享受。通过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理解密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四年级已经学过了一些平面图形。小学生对奥运会感兴趣,对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密铺的特点,绘在方格纸上密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密铺,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可以密铺平面。

2、过程与方法: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探索、归纳、创造能力的思维习惯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欣赏美和创造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2008年,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承办各式各类比赛的体育运动场以其造型独特、雄伟壮丽的身影展示于世人的眼前。这是中华民族建筑的精华与现代科技完美的组合,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水立方体育馆,请看它的雄姿。(展示图片)
2.教学过程设计 (1)任务一:请注意观察,水立方外墻装饰的花纹有什么的特色?请用文字语言描述出来。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像这样把一种或几种乎面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数学上称它为“密铺” 。

课件出示或用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壁砖、地砖密铺场景。

(2)任务二:探索可“密铺”图形的特点:
猜想:是否每种图形都能实现密铺呢?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正五边形等八种基本图形。

学法:
①分组小组合作,每人选择一种图形铺一铺。


② 想一想,铺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③ 将铺的结果在小组里交流。


④ 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引导学生得出能密铺的图形的种类。

(3)任务三:归纳出可“密铺”图形的内在规律。

问题①:在用三角形拼接的图案中,每一个顶点处有几个角?和是多少? 问题②:在用四边形密铺的图案中,每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和是多少? 问题③:在用六边形密铺的图案中,每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和是多少?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只用一种多边形进行密铺,就必须使拼凑在每一拼接点顶点处各角之和为360°。是这些图形的内角和的是360的整数倍。

(4)任务四:让学生根据课本第110页的图案,选用一组,在方格上设计新颖,美观的密铺图案。

(5)任务五(发散思维。拓展延伸):探索用两种平面图形进行密铺的可能性。

问题:如果想让正五边形能密铺,你觉得应该加上哪个图形呢? 提示:正N边形内角和S=(N-2)*360, 正五边形内角和为540°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层次清楚的组织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折、猜想、归纳概括,推理和验证等思维方式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创设情境到问题探究,具有趣味性,富有挑战性.如果结合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教学手段,效果更好。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说课策略及案例研究 (1)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教师说课策略及案例研究 (2)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1.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教学将是一种要求更高、发展更快、更需要合作、全社会的、跨学科的、终身的、借助信息技术的综合性科学。学校教育要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传统的方法,注入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2.增效减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需要。高效课堂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教师的发展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处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影响学生的发展、兴趣等等学生学习的因素。我校或是比较偏僻的农村学校,目前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老教师长期受以前旧的教学理论的影响,教学理念、教育思想相对落后,对于某些教学内容依赖经验主义,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教师对于2011版的课程标准学习的较少,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教材、学生、教学方法、策略、学习方式等等不能很好的把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走弯路,形成了如课内损失课外补、学校损失家庭补等不良现象。所以,给教师提供一个说课的基本框架甚至模式,给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导向,让教师在短时间内有效的备课和上好课,提供一个理论的支持这个要求非常迫切。

3.教育教学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科学,以前的说课涵盖了说教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具学具准备、学情、学法、教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说课的研究,使老师能够深度的研究和把握教材,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得许多老师很快脱颖而出。但随着2011版课程标准的颁布,发现已有的模式不能适应现代数学教育的需求,比如: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数感的培养,数学思想的渗透应用,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等等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就在于: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以教师说课活动及说课案例为载体,找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说课的方法方式模式等。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于:一是通过案例研究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如何说课,有利于教师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二是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理论和行动上支持。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 1. 研究目标: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说课的策略、方法、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2. 研究内容 (1)探索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师说课的策略 (2)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说课的案例以及案例分析 3.创新之处 从读懂学生落实“四基”方面,探索新课标理念下教师有效说课的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 1.思路 (1)两位课题组成员分别担任数学组教研组长工作,将说课的研究纳入到教研活动之中,在活动中结合新课标进行说课案例的分析,逐渐形成关于说课的方法、策略。

(2)学习新课标,收集整理关于说课的研究资料,重视解决在说课中的各种问题。

(3)将说课纳入到教导处的工作计划,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说课比赛。反三个阶段进行,一是组内研讨形成比较严谨的说课稿;二全校进行说课比赛。三是将优秀的说课稿汇总形成优秀说课案例。

2.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从数学学科出发,主要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体现新课标在具体内容中是如何实施的,在教学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将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最终形成说课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3.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3.4-2013.6)
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

阶段成果:形成课题研究的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7-2013.12)
主要工作:阶段成果:研究报告,相关论文。

(1)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2)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研究,撰写说课案例。

(3)召开课题研讨会,召开课题案例分析会、研讨会,说课比赛。

阶段成果:课题小结,中期报告。

3、第三阶段(2014年1月~2014年5月)
主要工作:
(1)召开课题研讨会,召开课题案例分析会、研讨会,说课比赛。

(2)撰写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五)、课题成果形式 1.论文          2.课题结题报告       4.评价案例 5.其它(请具体说明):调查问卷、课堂实录等。

              本文来自http://www.cspengbo.com/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双减“教学研究】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实行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说在固定的时间内教师完成的教学任务和学生收获的知识内容的最大化,同时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教师要构建明确的教学目标,强化组织交流,刺激有效的数学知识运用,构建有效的教学联系和课后训练,要根据学生特点展开教学,具体要通过以下多方面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教学。

一、构建有效的教学目的 新课改环境下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实现其个体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同时是考量教学活动的有效的专门标准。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在确定整体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强化学习的基础目标和发展方向。新课改环境下要求义务教育时期的数学教学要重视基础性教学,实现教育的普及化和发展性,要保证教育能够面向所有学生,最终实现全体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有学生都能收获到必要的数学知识,保证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各自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目标分层法教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的,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实现各自的发展。

二、引导有效交流,实现共同参与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交流和参与主要重视其有效性,其有效性主要表现在要刺激学生交流的欲望,要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感受快乐,要培养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之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明确自身的引导地位,要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强化交流实践和研究探索,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课堂除了是接收知识的地方,更是交流探索,强化自身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地方。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经验入手,结合教师的指导手脑并用的学习数学,强化自身对数学的理解,完善自身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探索和交流的学习活动当中。

要想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要引导其积极参与交流合作,保证其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合作,以此拓展学习思路,由此实现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的交流沟通,实现对知识的理解。

三、实现有效的数学知识应用 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关联,数学需要在生活中得到丰富和运用,新课改的教学内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刺激学生的亲切感,引导学生将这些经验转化成知识内容,并且进一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体现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

四、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作业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小学数学练习一直都呈现繁多复杂的现象,大多数老师都认为只有加大练习量才能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这种机械性的练习并不是有效练习,同样的,只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不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的练习也没有足够的意义。所以要强化效率意识,实现有效的数学练习,就要从提高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的质量入手,由此强化学生的思维。

首先,要强化有效的课堂练习,保证练习具有针对性。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练习内容,从教学目标入手开展教学任务,分析学生所需掌握的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必要能力,保证学生的能力提升,要从这些方面开始确定选题,编订练习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重点设计练习题目;还有教师要依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状况展开设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除了受到教师讲授的影响之外,同时也会受到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的影响,教师在设计练习内容的时候要分析概念的难易程度、知识的混淆点、容易出现理解错误的知识内容等几方面,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练习,保证知识正确传授。

其次,训练思维的作业设计,要具备探索性。小学数学教学要实现其有效性还要从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入手,培养其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要从多种方向考虑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经验设计出具有较强探索性的作业内容,保证学生在自主合作的环境下实现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教师可以设计一题多问式、一题多变式和一题多解式几种不同方向的作业练习内容,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强化能力,实现有效的解答问题的能力的养成。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强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就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要分析教学方法之外,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其实现自我展现和发展,进一步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教学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教 学 管 理 案 例 宋寨小学 胡尚学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是重要的基础性教育教学,管理好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发展社会主义教育教学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而重大的课题。怎样做好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是一名教育管理者经常研究和探讨的主题。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发展是重中之重。人既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又是学校发展的目的,学校的发展程度最终要通过人的发展程度来衡量。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始终把教育教学管理列为第一位,努力在推进课改的进程中,谋求学校的健康发展。

   (一)学校的管理现状。

    1、认真执行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过程管理。

    教育教学减负增效是我校的一大办学特色。我们坚持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等各个常规环节抓紧抓好,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推动学校发展。学校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如《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质量分析制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校本教研制度》、等,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使教师有章可循。学校定期、不定期地随时抽查,教研组采用多种形式互查,期中、期末由学校统一检查。检查情况必须作详细记录,并有反馈意见,及时小结并通报检查情况,从去年上学期开始,我校建立了备课制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不仅有刚性的规定,更有弹性的空间。我们把创造还给老师,使每位教师都富有个性。

    2、以科研促教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我们狠抓新课程改革下的新课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我校从提炼教师内功入手,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坚持一个核心,即科研强校;紧抓一条主线,建立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以信息技术的广泛而有效的运用为科研的突破口,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科研体系,做到教书、科研、培训、运用的四位一体,发挥科研的引领功能。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1、校本教研力度不够。教师的提高性培训,教科研细化不够,评价体系欠缺,反馈不及时。如何有效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克服教科研工作中出现的有行动无研究、有定性无定量、有思辨无实证等实际问题,我们急需一套科学、合理且日臻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通过对极具共性和典型个性的案例的分析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

    2、由于受主、客观等因素的影响,我校的教学研究还存在表面化现象,开展的不够细致、不够深入。例如,教师的课改理念和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师资培训的力度和质量还不能充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等。

   (三)解决的思路:
    1、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教科研中心要充分发挥在教学管理、教师业务指导和推进教学改革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用新的规范加强日常教学管理,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发现和培养。优秀教师典型,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2、从改变烦琐的“常规”做起,给教师留出自主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除了备课、上课、辅导以外,还需要有自己支配的时间来读书反思和学习。减少烦琐的“常规”,是“解放”教师的有效途径。所以,管理者在细化管理措施的时候不妨也做一下“减法”,考虑一下哪些工作可以降低要求,哪些工作可以减少环节,哪些工作教师可以不做,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做好课堂教学、教育研究这些本职工作。

    3、进一步强化校本教研管理,完善学校的课题研究管理体系。要努力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出发,反思以课题为载体的学校科研,试图追寻科研教学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提出校本研究制度,走向教师本位研究。

    4、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唤起教师的工作热情。

学校管理层在形成学校校本教研策略时,要变管理为服务,导向引领透彻,资源提供到位,而目标、内容和行动要建价系统,使不同类型的教师更好地寻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合理定位和努力目标,从根本上促进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专业的自主优化发展。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教学案例、教学基本功、教学能手等评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6、加强骨干教师培养,鼓励广大青年教师改革创新。启动名师工程,对处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教师给予不同的专业评价,并逐步构建比较完整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系统,使不同类型的教师更好地寻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合理定位和努力目标,从根本上促进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专业的自主优化发展。

    

推荐访问:

本文来源:http://www.sippr-abrasives.cn/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022/0316/748.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