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六研范文网!

庆祝100周年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9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6-28 17:35:05

庆祝100周年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9篇

庆祝100周年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1

  今天我们迎来了我们党的100周岁华诞,在这火红的七月的美好的第一天,我们一起为党祝福,祝福我们的党生日快乐!

  1921年7月1日,南湖红船上的星星之火,如今正以势不可挡的燎原之势,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着他独具特色的魅力。

  自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坚韧的毅力,带领着中国人民冲破艰难险阻,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政党,100年的风雨洗礼,留下的是不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而作为组成这个集体的每一名党员,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是他们不断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让党旗永远飘扬在人民群众的心中。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像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挣脱了三座大山的重重枷锁,展勤劳和智慧之翼,乘改革与开放之风,在和谐的阳光下尽情展现着自己生命的光辉,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们同样感到重任在肩,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如何让自己的言行无愧于中国共产党员的称号,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应该也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战火的硝烟已经离我们远去,在和平年代里,我们正在面对一系列新的挑战,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前进,是因为他是一个属于人民的政党,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我党的一贯宗旨,战争年代我们可以为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和平年代我们同样可以为了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党员是一面旗帜,是一面引领人民群众走向富裕的旗帜,是一面让所有的贪欲、腐朽汗颜的旗帜,我们欣喜的看到一面面鲜红的党旗正在全国各条战线上高高飘扬,人民不会忘记那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阻挡洪流的战士,不会忘记在震后的废墟中用自己的双手拯救生命的天使,更加不会忘记五星红旗在香港、澳门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刻,他们已经化为一抹鲜艳的红色融入了党旗之中,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让世界瞩目!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感到自豪,因为教师是文化和精神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我们传播的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感到责任重大,因为和我具有同样称号的同志中有太多优秀的个体,他们激励着我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这将是我一生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党员是一面旗帜,让我们重温入党誓言,以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名义再次向人民郑重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庆祝100周年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吹响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接续奋斗的号角,指明了新时代青年的前进方向。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将收听收看庆祝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组织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集中收看直播盛况,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在直播现场,广大干部师生倍感振奋,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传承红色精神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教育力量。

庆祝100周年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3

  100年前的1921年“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发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纲领;10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掌舵东方巨轮乘风破浪。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用xx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用3年时间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以来进行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实现了超乎想象的伟大飞跃。这些变化,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事实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这已是1840年以来中国历史无可辩驳的结论。

  毋庸置疑,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前进的道路上曾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对共产党来说,有困难、有挑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己的选择缺乏信心。中国共产党是在迎接挑战中不断前进的,是在克服困难中进行探索、发展事业、增强自信心的。

  中国共产党选择的道路,每个阶段有其特定的内涵,但都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独立探索的结果,没有照搬他国的模式和经验;都是人民选择的结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都指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共同的目标和归宿;尤其是都有其核心力量,即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永葆先进性的党在各个时期实事求是地探索了正确的道路。

  但是,在巨大的成就面前,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仍强调全党同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性与谨慎。今天纪念中国共产党95周年的辉煌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薄上追求享受,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从历史中往前走,这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前提。同时我们还有更远大的目标,党的十八大已经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风险。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具备忧患意识,有了迎难而上的勇气,有了攻艰克难的决心和意志。在这个基础上从现在出发,直面问题,继续前进。因为,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才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历史是的教科书,是的营养剂,也是的清醒剂。读史使人明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目的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来解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问题。通过历史学习,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探索中走过来的;通过历史学习可以知道我们党有哪些基本经验、经历了哪些苦难,有哪些教训。

  回顾历史,有助于我们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和营养,转化为攻艰克难的精神动力。在充分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自觉基础上,保持建党初心,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

庆祝100周年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庄严 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 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 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寒来暑往,一代又一代的 共产党人,不畏艰难,接续奋斗,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0” 到“1”,从“1”到“100”的伟大成就。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新起点,共产党人要积极响应号召,自觉认识时代赋予 的责任,在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从“0”到“1”的距离,是一份“信仰”的厚度。“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 1920 年 8 月第一个党的早期组织成立,到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再到 1949 年 10 月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带领着中国人民从 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这背后离不开无数 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离不开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自鸦片战争以来的革命实践告 诉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解放和发展中国,只有社会主义道路 才是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员干部 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 生追求,永远信党爱党为党,顽强拼搏、赓续星火,不断把为 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

  从“1”到“100”的距离,是一颗“初心”的热度。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 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100 年来,我们党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继、浴血奋 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 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中华民 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进步史上写下了壮丽篇章。中国共产党领 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告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 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站在新时代,党员干部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 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在工作实践中想群众所想,急 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 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 崇高情怀。

  从第一个“100”到第二个“100”的距离,是一段“奋斗”的长度。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从不停歇。建党百年,在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夺取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迎 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标新的赶考之路。身在“两个一百年”交汇之期,党员干部要 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 向前”的英雄气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 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 强社会活力,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

庆祝100周年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革命军人尤其是青年官兵都应深入学习理解这一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以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为己任,心系强军兴军,着眼使命任务,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在奋斗的新征程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志气即志向,就是一种志在做好一件事情、取得一定成就或干出一番事业的决心和勇气。一个人有无建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志气。唯有胸怀梦想、增强志气,才能不断燃烧激情、激发动力,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员正是因为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才历千难万险、前仆后继,经千辛万苦、锲而不舍,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两弹一星”科研人员正是因为有着“既然外国人能搞,中国人也能搞”的志气,才甘愿“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突破道道难关,造出国之重器。奥运健儿正是因为心存为国争光的志气,才超常苦练,用心巧练,在赛场上奋勇拼搏,摘金夺银。志气是前行路上的“灯塔”,是建功立业的“引擎”,是砥砺奋进的“号角”。青年官兵作为强军梦的主体践行者,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更应着眼增强能打胜仗的志气,争当无愧于职责使命的打赢先锋,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敢为人先,叫响“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要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之志,誓做无愧于先辈荣光的英勇战士,以有我无敌、舍我其谁的斗志,扛起使命,苦练本领,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

  骨气就是风骨,即刚强不屈的人格及操守。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说的就是大丈夫应具有的骨气。有骨气,就会有坚贞的气节,就会在困难和凶险面前不妥协、不屈服、不变节。革命年代,方志敏、赵一曼、江竹筠等众多党的优秀儿女,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面前之所以能坚贞不屈,就是因为他们有对党忠诚的革命者的骨气;作家朱自清在身患重病、家中缺粮的情况下,宁可饿死,也不领取美国发放的救济粮,体现了一名中国人应有的骨气;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志愿军将士杨根思、孙占元、曹庆功等人,宁愿与敌人同归于尽也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更是把中国人的骨气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军人特殊的职业性质和任务特点,决定了军人的骨头应当更硬,困难挑战面前应当更有骨气,这样才能战胜强敌、不辱使命。因此,每名青年官兵都须涵养英勇善战的骨气。不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吓倒,要临危不惧,敢于亮剑,誓死不退,决战到底,做“真的猛士”;不论担负多么艰巨的任务,都要下决心完成,决不低头回头,想尽一切办法圆满完成;不论身处多么险恶的斗争环境,都严守纪律,忠诚担当,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底气在这里主要是指信心或气势,是从人的内心深处萌生的精神力量,主要表现为对自我能力的肯定和对未来前途的自信。底气不足难以干事成事,底气满满方能敢作敢为、善作善成。长征中,红军将士能翻过高寒缺氧的皑皑雪山,穿越被称为“死亡之海”的茫茫草地,底气来自对革命的必胜信念;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敢以60万之师对国民党军80万之众,并取得重大胜利,底气来自对战局的精准研判、对战役的科学指挥和人民群众的倾力支持;在疫情防控斗争的第一线,人民军医发出“我想请全国人民放心,在疫情面前,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的铮铮誓言,底气来自他们平时扎实过硬的训练,保持着枕戈待旦的战备状态。强军兴军的征程上,势必会遭遇艰难险阻,只要我们有克服困难、战胜强敌的底气,就一定能跨越急流险滩,把目标变成现实。当然,攻坚克难的底气不会凭空而来,需要我们在踏踏实实工作、扎扎实实准备中积累起来。一方面,青年官兵应立足岗位所需、战场所需,主动在重大任务中加强磨砺,多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勇挑重担的实践中增强信心、厚积底气;另一方面,青年官兵须着眼最复杂、最困难、最激烈的战场环境,调研好我情,研究透敌情,常谋打赢之策,常研破敌之招,常思制胜之道,以强大底气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庆祝100周年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6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深情回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和政治品格,坚定表明前进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争取更大光荣的决心和信心。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1921年的7月23日,在浙江嘉兴的一艘游船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穿破重重阴霾的希望之光,给迷雾重重的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点燃了引路的明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义是党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深刻阐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创未来的根本保证。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不渝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新奋斗。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砥砺奋进,带领着中国人民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继续前进。风雨兼程,铸就了繁荣富强的丰功伟业;几代人艰苦奋斗,敲响了民族复兴的嘹亮钟声。

  创新决胜未来,自强成就梦想。我们都知道,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和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发展史,是我们党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奋斗史。古往今来,凡有大成就者,大都是吃了很多苦,却依旧自强自立,奋力摆脱命运的阴影,开创自己的光辉人生。面对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机遇、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有信心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每一个党员都要自觉地把自己同党组织融为一个整体,同心同德,增强对党的亲和力和向心力,经常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并不断学习进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加强党性修养。把心放在对真理的追求上,时刻保持知识本领上的恐慌感和理论素养上的危机感,紧跟时代要求用心学习、潜心钻研。把心放在党的事业上,一切以党的事业为重。

庆祝100周年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7

  刚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我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高度凝聚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犹如茫茫荒野上的指南针,指引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又如茫茫夜空中的璀璨明珠,给人奋进的力量;更是深夜航行在茫茫大海中的灯塔,点亮了中国人民走向光辉的希望。

  习近平的讲话铿锵有力,催人奋进,振奋人心。回顾百年党史,风云激荡,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的道路,建立了伟大的功业,铸就了伟大的精神,创造了伟大的奇迹。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照亮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从百年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续写新的伟大的辉煌。

  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百年征程风华正茂!100年前,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此,红船起航,100年来,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在那个觉醒年代中流击水,用鲜血和生命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奋进,艰苦创业,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用脊梁和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庆祝100周年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8

  “凡大事皆有备。”苏格兰诗人托马斯•坎贝尔(thomas campbell) 这句话在德国广为流传。当我5月从媒体上得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将于6月26日正式运行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这句话。3月23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的有关情况。活动内容丰富,而亮点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此外,习近平将以中共中央名义,向为中国共产党作出杰出贡献、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的党员授予“七一勋章”,向健在的党龄达到50年、一贯表现良好的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此外,文旅部组织实施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包括“三个一百”,即“百年百部”创作计划、“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和“百年百项”小型作品创作计划。

  为什么举行如此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究竟意味着什么?要搞清这些问题,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百年之路上的几个重要节点。前段时间,《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参加党史学习后发表了一段感言,和我对这一系列庆祝活动的想法不谋而合。他说,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就是中国人民把命运夺回到自己手里,不断摆脱欺凌、贫穷并且赢得自尊的一个世纪。

  要正确评价这段历史,首先应该把目光投向100年前的上海,一群志存高远的爱国青年汇聚一堂,谋划成立中国共产党。然而,当时的外部环境非常不利。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依仗军备优势,逼迫中国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香港从中国的版图上被分割出去,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上海设有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随后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淞沪会战时,公共租界北县和东县被日军控制,后被称为“日租界”。殖民者们以“统治阶层”自居,在豪华夜总会和跑马场过着奢靡的生活。黄浦公园门前的牌子上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最能体现出殖民者对中国人民的歧视和压迫。

  中华民族复兴之路道阻且长。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28年,中国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日本侵华战争和解放战争。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整个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层面百废待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漫漫长路。1954年之前,中国尚未实现拖拉机、汽车以及飞机自产。仅十年之后,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象征着中国的科技进步,也意味着中国从此有能力抵御来自他国的核威胁。六年后的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升空,成功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在经济方面,中国共产党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逐渐富裕,中国从此开辟了一条独一无二的成功之路。2018年12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以纪念这一伟大转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中国在不同领域所取得的成功、获得的声望不胜枚举,在此我仅列举几个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多次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经济振兴计划;中国的脱贫工作成绩斐然;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过程中,中国无论在国内疫情防控,还是在国际援助方面都作出表率;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雄心勃勃;中国是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国。更让我倍感振奋的是,习近平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意味着中国反对孤立、敌对及霸权,寻求协作、和谐与和平。

  让我们再次回望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起点,中国人民可以为取得的成绩而自豪,而这些成绩恰恰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的。西方应当意识到,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小众的精英政党,它对全体人民的代表性是世界上其他政党无可比肩的。近9200万中国共产党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工人、农民、学生、学者、退休人员、企业家、公务员,有男有女,也有少数民族成员。他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全心全意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福祉,他们值得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

庆祝100周年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篇9

  百年大变局的由来。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经济、军事实力瓜分世界,四处侵略掠夺,奴役弱小民族,霸占弱小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建立各自的殖民地。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美国又继英国后成为世界霸主。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西方列强趁着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借着自己的坚船利炮,联合起来分割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资源,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任人宰割,中国国家主权丧失,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百年后的今天,世界和中国的局势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就形成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百年大变局的表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表现是多方面、深层次的。

  一是政治重心转移。百年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处于全球政治重心的地位,掌握全球政治生活的主导权,左右全球政治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百年后的今天,政治重心开始“东升西降”,东方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政治生活中的话语权大大提升,西方一国发声、百国应从的局面大大改变。

  二是经济实力演变。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一直处于经济强势地位,主宰全球经济发展。百年后的今天,据2019年有关机构统计,亚洲GDP的全球占比达到34%以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3%以上。中国的GDP更是突破百万亿人民币,在全球占比达到16%以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5%左右。而美国与欧盟的GDP总和在全球占比30%左右,美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10%左右,欧元区仅为4%左右。

  三是文化发展多样。百年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及其价值观渗透世界各国,成为很多国家的精神食粮和价值追求。百年后的今天,全球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文明的多样化进步,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四是治理体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在百年的进程中,以一个或几个强国为主导的局面已被打破。单边主义治理体系、强国治理体系已被多极化对话、国家与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治理格局所替代。

  五是中国快速崛起。百年前,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行将被“开除球籍”的非常贫穷落后的国家。百年后的中国,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排名第一的外资流入国;中国人民解决了总体贫困,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在站起来后又富起来、强起来了;中国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积极参与并影响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华民族百年来为之不懈奋斗的民族复兴大业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实现。中国的快速崛起,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百年大变局的影响。百年大变局的影响是广泛、深刻、持久的。它不仅影响当前,也影响长远;不仅影响局部,也影响全局;不仅影响国家的前途命运,也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百年大变局已经出现,但仍在变化过程中,变是常态。这个大变局既是发展的大机遇,也是发展的大挑战,机遇和风险并存;这个大变局由于局中各方所处立场不同、利害关系不同,因而态度和行动也不一样,给大变局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复杂性、矛盾性和斗争性,对当前和未来全球发展也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对于国家发展也必然会带来影响的深远性。

  就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后的今天,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交汇期,百年大变局对中国的影响同样极为广泛、深刻、重大,同样机危并存、福祸共生。从根本上说,对百年大变局处理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奋斗百年来能否踏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直接关系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不息的民族复兴之宏愿能否成功实现,让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能够发展到新的高峰;直接关系到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能否真正实现强起来,为中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经得起风浪考验,不断夺取新的胜利,让科学社会主义真理用中国的实践得到铁一般的证实,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业绩为应对百年大变局提供重要条件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走过光辉历程,实现伟大变迁,创造人间奇迹,积累珍贵经验,建立辉煌业绩,在中华大地上树起巍巍丰碑。这百年辉煌业绩,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应对和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全面建设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加光辉的形象出现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面前,提供了一系列重要条件。

  有了坚定的前进方向。中国向何处去?在近代以来的百年间,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岁月,在社会和时代发展发生重大变化和重要转折时期,这一事关中国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方向问题,始终会提出来引起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思考和探索。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破解了一个又一个事关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时代课题,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取得伟大胜利。在这百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用鲜血和汗水,用经验和教训换来了清醒而坚定的道路自信。这个道路自信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道路,就是前进方向;道路,就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革命、建设特别是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艰苦探索出来的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符合中国具体国情,更符合中国人民意愿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在发展中想保持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使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更加坚定中国发展前进的方向,为我们党和国家积极应对和有力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重要条件。

  有了创新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旗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先后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丰富并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更好地更有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指导地位。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学习、研究、运用,创新、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所积累的成果和经验,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宝贵的理论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他强调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新时代新阶段有了这一新思想的正确指引,为我们党和国家积极应对和有力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重要条件。

  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百年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崇高理想为目标,以人民群众为依靠,以正确决策为保障,以奋斗精神为动力,展开了一系列伟大的社会革命,并取得了伟大胜利。同时,中国共产党为夺取社会革命的胜利,结合社会革命的形势和任务,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存在问题出发,切实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加强从严治党,从政治上、理论上、思想上、制度上、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对此,百年来我们党从不懈怠,从不放松。正因为这样,百年来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赢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也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信赖,始终成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创造性的工作,创新性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取得了开创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品质和顽强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中国共产党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治国理政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而且在全国各族人民中的威望也显著增强,进一步成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我们党和国家积极应对和有力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重要条件。

  有了健全的制度保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革命和开展自我革命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在这方面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建立人民政权后,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党在领导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为确保建设、改革取得成功,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的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建设制度、生态文明制度等重大制度。此外还建立了中国特色国家元首制度、选举制度、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等重要制度。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党的领导制度、党的建设制度、党的监督制度、党的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治理、加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制度。这些党内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力地保障了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使命的实现。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复杂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出发,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出发,与时俱进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建设等制度的改革创新和完善健全,有力地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有力地保障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为我们党和国家积极应对和有力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重要条件。

  有了人民的强大支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政权的主人,是共产党生存、发展、领导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百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党的初心和使命,永远不忘,时刻担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使中国各族人民政治地位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日益接近,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在世界上能够昂首挺胸、扬眉吐气,令世人刮目相看。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确立,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又提高到一个新层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将使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有更加丰厚的收获。中国人民亲身感受和体验到这些实实在在的巨大变化,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更加信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信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得到中国各族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衷心拥戴,为我们党和国家积极应对和有力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重要条件。

  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百年来,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经济发展打下了根本的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建设在艰难中探索、推进,为中国经济发展打下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毅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创造性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彰显。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处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系,坚持全面改革开放,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出发,牢牢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国际的各种严峻挑战和重大风险,以科学的创新理论、坚定的政治定力、非凡的战略思想、高超的领导水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成就,中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去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答卷。我国不仅稳定保持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GDP突破100万亿元,与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距离进一步缩短,而且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经济结构有了重大调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中国经济实力在巩固中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为我们党和国家积极应对和有力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重要条件。

  有了先进的文化推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无论是革命、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先后形成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文化的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推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并取得伟大胜利。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出发,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出发,高度重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文化立场,立足当代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坚持“两服务”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些重要思想论断和行动纲领,不仅为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我们党和国家积极应对和有力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重要条件。

  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创造辉煌业绩提供的重要条件,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党和国家一定能积极应对和有力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讲话精神 庆祝 100周年七一讲话精神心得感悟 七一100周年大会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100周年七一讲话心得体会简短 七一一百周年讲话心得 七一一百周年讲话心得体会 一百周年七一讲话心得体会 一百周年七一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七一讲话一百周年心得体会 100周年七一讲话有感 七一建党100周年讲话精神心得

本文来源:http://www.sippr-abrasives.cn/xindetihui/2022/0628/38450.html

推荐内容